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ID:40445081

大小:31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2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动能、势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水、吹风机、滑道、钢球、玻璃球、小瓶、弹弓。【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雄壮。设疑:钱塘江大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雄壮。)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演示实验】用烧杯倒水推动一玩具小汽车前进、用吹风机推动一玩具小汽车前进: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引领

3、认知】像这样的水或风能够做功,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深化认识】——功和能的关系1.观察小汽车被推动前进。回答:说明了水或风对小车做了功。认知能量的概念。各小组交流研讨:能量的单位:焦耳(J)。物体之所以能够做功,是因为它________,但具有能的物体却不一定_____。它可以将具有的能量直接以做功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将它具有的能储存起来,以待适当的时机再表现。2.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物体具有的_____越多,功是能的量度,所以能和功的单位都是______。【说一说】请说

4、出你所知道的能。(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实验认识什么能量的概念,并通过研讨提示认识。)具有能的物体却不一定在做功,能量的单位也是焦耳(J)。思考回答:电能、热能、光能等。(二)动能1.定义【想一想】水和空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推动小车做功?马路上行走的人、行驶的车,它们都在运动,它们能做功吗?它们具有能量吗?【认知概念】流动的水、风、行驶的车它们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呢?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列举实例】你能举个具有动能的物体的例子吗?【体验感受】出示体积

5、相同的玻璃小球和钢球、斜面滑道、塑料小瓶。1.你能让小球具有动能吗?2.你能让小球做功吗?(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动能,为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供猜想依据。)【议一议】学生思考回答:流动的时候。能做功,具有能。起名为动能。列举实例:奔跑的运动员、行驶的列车、流动的水、风……利用提供的器材感受小球的动能。学生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推动滑道上的小瓶做功。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每次感受实验中小球的动能一样大吗?你是怎样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的?用到了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方法

6、点拨】把小球动能的大小转换成小瓶被推动距离的长短,此处运用了转换的思想——转换法。【实验探究、合作研讨】过渡:发现大家实验时小瓶被推动距离的有长有短,小球的动能也有所不同。1.【提出问题与猜想】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猜想的依据。2.【设计实验】(1)你计划采取什么科学方法来研究自己的实验课题?(2)如何设计实验方案?(①如何改变速度?②如何改变质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点拨。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补充?(设计意图

7、: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体会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师生讨论后,归纳方案如下:【实验步骤】探究一: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改变的量是:________观察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质量速度推动小瓶讨论交流:通过比较小瓶被推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交流讨论,提出猜想:物体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设计方案。各小组展示方案,相互补充,进行修正。质量

8、速度推动小瓶的距离学以致用的距离1 2 3 探究二: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改变的量是:________观察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质量速度推动小瓶的距离1 2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师组织学生实验,并巡视解决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收集各种实验因素的方案。4.【分析论证】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物体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