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

ID:40454024

大小:39.2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3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_第1页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_第2页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_第3页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_第4页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29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南普陀素菜的品牌文化彭一万在2003年第四届中国美食节上,厦门南普陀素菜荣获“中国名宴”称号,“南海金莲”、“丝雨菇云”、“鹭岛明珠”荣获“中国名菜”称号,“普陀素饼”荣获“中国名点”称号,整体获得中华美食最高奖“金鼎奖”。由于这是我国首次评出的素菜名宴,因而南普陀素菜被誉为“天下第一素宴”。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全国烹饪电视擂台赛上,“半月沉江”、“椰风竹韵”、“香泥藏珍”、“千层百叶”荣获“金牌菜”称号。南普陀素菜成为厦门的一张名片,多次代表厦门到泰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与地区进行

2、表演,均获得圆满成功。香港媒体的报道,以“巧将斋菜变珍馐”为题。日本媒体CHAI专题报道的标题是:“南普陀,深奥的素菜世界”。日本NHK电视台拍摄了一部20多分钟的片子介绍南普陀素菜,标题是:“中国料理四千年之奥义”。南普陀素菜确实已经造就了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企业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企业通过产品、附加值、承诺和识别,与消费者建立关系。品牌可以从视觉符号、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及企业承诺四个角度进行诠释。视觉符号即外形,由名称、标志和商标组成,南普陀素菜的的商标为“天圆地方大悲阁”。其他三者则是品牌的文

3、化内涵,其要素是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针、经营方式、服务理念、服务特色、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有机组合,而最重要的是品牌承诺。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是时代的要求。我在深入了解南普陀素菜的历史及现状之后,深刻感受到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与闽南文化共同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她的品牌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我将它归纳为十个方面。一古寺作为中国佛教名寺的千年古刹南普陀寺肇始于后唐五代,僧清浩在五老峰下依岩结茅住修,称“泗洲院”,后改“普照院”。北宋僧文翠亦在此住修,改名“无尽岩”,元至元年间(1263-1294年)废,明

4、洪武年间(1368-1398年),僧觉光复建。明末清初,寺院毁于兵火。清康熙22年(1683年),靖海侯施琅复建,增建大悲阁,辟为观音菩萨道场,因地处称为观音菩萨道场的浙江普陀山以南,故定名“南普陀寺”,聘请临济宗35世传人慧日法师为开山第一代祖师。至光绪21年(1895年),已建成三殿七堂,具备中等禅寺规模,居厦门岛上诸佛寺之首,成为闽南佛教胜地。转逢和尚于1924年对南普陀寺进行了富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将子孙制改为十方选贤制。这使得具有革新思想、才学兼备的名僧如会泉、常惺、弘一、太虚、芝峰、大醒

5、、巨赞、寄尘等相继来寺,或任住持,或讲学弘法。南普陀寺成为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基地之一,蜚声于海内外。1981年2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游南普陀》诗云:那烂陀欤南普陀,法门龙象昔年多;待开草莱观来复,五老峰头发浩歌。“那烂陀”为佛教圣地,位于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东南几十公里处,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学府那烂陀学院所在地,玄奘曾到此就学。赵朴初先生将南普陀与那烂陀相提并论。“龙象”是佛教用语,比喻佛门(法门)威力与自在。“草莱”指荒芜之地,此句原意是,等待开辟荒芜之地看它的变

6、化,转意指南普陀寺修复了破损的殿宇,恢复了昔日的辉煌,诗人将在五老峰上引吭高歌。从历史人文方面看,南普陀寺的特色是: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名僧云集,教育发达,香火鼎盛,影响深远。从自然建筑方面看,南普陀寺的特色是:依山面海,层层托高,名校为邻,闽南风格,弯月起翘,燕尾凌空。在这种环境中,由素斋而素菜,由供品成日食,自然是洁净高雅,似乎与世间烟火不相交杂了。寺院内古老的“无我”素菜厅,就有一副对联:勿道山家禅味淡,也知尘俗世情浓。后来,著名佛学家、因明家、诗人、书法家虞愚教授又题赠一联:香饭饱参千佛座

7、,岩茶同享十方客。两副对联道出了南普陀寺素斋历史悠久及其功能和影响。因为“十方客”众多,必然要吃香饭、品岩茶了。闽南地区确实有悠久的素食历史。南宋泉州人林洪写了《山家清供》一书,书名就反映了作者提倡素食的主张。书中罗列了104种菜谱,其中绝大多数是素菜,原料包括花卉、药物、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名菜点包括:山家三脆、蓬糕、汤绽梅、蟠桃饭、傍林鲜、山海兜、拨霞供、雪霞羹、鹅黄豆生、豆黄签、东坡豆腐、广寒糕、红豆粥、梅花汤饼等。南普陀寺内过去有“五观堂”即素食厅,后改为“无我堂”,提供的是正宗全纯素菜

8、。二名景南普陀素菜馆其实“夹”在两大名景之间:五老峰与厦门大学。南普陀寺在五老峰麓。“五老凌霄”在古代被列为厦门八景之一。清乾隆年间诗人黄利邦《五老凌霄》诗曰:海上五峰称五老,戴云吞日更霞餐。高年石骨坚如铁,列坐霄中不怕寒。厦门风光的主要特征是:“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五老峰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山岩之一,它具有林木景观、奇石景观、岩洞景观、寺院景观、名校景观、海洋景观等,动态、静态景观协调,自然、人文景观融合,社会资源景观丰富,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墨宝、诗词、画卷,休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