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ID:40458180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新疆库尔勒市巴州蒙中李晓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生活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要讲

2、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教学难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

3、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两部分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规范化的解题习惯。讨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

4、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教学策略: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

5、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

6、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资源:物理课本,导学案,ppt,电子白板,视频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学生观看《百米比赛》视频,生活中的物体有的运动快有的运动慢,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运动的快慢用什么来描述?这一节我们共同来学习运动的快慢。(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和重点。3、预习案反馈(1)优秀小组,每组加5分(2)优秀个人,每人加3分(3)预习案习题错误率高的习题,教师讲解点拨。速度单位的

7、物理意义:1m/s的意义:每1秒钟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m.1km/h的意义:每1小时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km.如何进行单位换算?从物理意义出发,速度为1m/s的物体,1s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为1m,则它在3600s(1h)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600m(3.6km),即1h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6km,它的速度可以表示为3.6km/h.综合以上得出:1m/s=3600m/3600s=3.6km/h1m/s=3.6km/h1km/h=1m/s÷3.6(米每秒是千米每小时的3.6倍,千米每小时是米每秒的3.6分之一)4、探究案(1)学生阅读课本,

8、完成探究案1(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实例中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完成探究案2(掌握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