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

ID:40474819

大小:2.9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03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_第1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_第2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_第3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_第4页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答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调查分析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环境的重视度——毕业论文答辩姓名:方**指导老师:移**答辩时间:2015年5月目录调研背景及目的1调查方法、内容2调研数据与分析3调研总结、建议4毕业致谢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汉族相比,普遍处于落后状态。建国后,我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有一项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山地面积占了总面积的80%,经过几千年的开垦,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开垦出的农田达到2亿亩。尽管在开垦农田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维护

2、农田生态平衡上,仍然存在很大的主观、盲目、无视科学规律的现象。现时在大学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青年作为新世纪的创业者和决策者其环境意识将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2]。因此,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对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作用,并且通过调研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存的环境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调研背景及目的调查方法内容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发放情况:西北民族大学480份回收结果:西北民族

3、大学472份回收率:98.33%问卷内容:1.对环保问题的了解、重视情况2.个人环保行为及自我认识3.对学校环境的认识4.对国家环境的看法5.个人建议调查民族:汉族、回族、壮族、藏族、苗族、维族、满族、侗族、黎族、白族、水族、土族、彝族、瑶族、傣族、土家族、蒙古族、布依族、东乡族、仡佬族、哈尼族等35个民族调研数据与分析总体分析与汉族的对比分析根据问题所设方向逐一分析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对比分析总体数据显示,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环境问题较为关注,约7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而其余同学不知道或从未听说过世界环境日

4、;少数民族大学生最重视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其次是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沙尘暴,对于噪声污染问题只有很少同学关注和了解。其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交通封闭的崇山峻岭中,他们的生存与发展较汉族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生活在“环保前线”的他们有着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观念、制度和习俗。比如,壮族的“竜文化”、藏族的“神山崇拜”文化、白族的封山、植树俗规与本主崇拜等。这些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人民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体分析图:大学生在参与环保活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分析总体成数假设检验分析方法本次调研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对少数

5、民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调研,而且这两个总体相互独立,分别抽样容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392人,汉族80人,两个样本数均大于50,属于大样本,所以采用总体成数假设检验的方法检验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环境的重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由于两个总体相互独立,从中各抽取一个样本ω1、ω2,目的是检验两个总体成数W1与W2有无显著差异。假设H0:W1=W2=W(即原假设为无显著性差异)遵从N(0,1),其中。以显著性水平α=0.05或者极显著水平α=0.01检验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对环境的重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与汉族对比分析自然灾害与环境破坏关系

6、的认识度的对比以问卷中的题目13对比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的关系的认识情况。数据表明,有340位少数民族同学认为二者有一定的联系,比例为86.7%;68位汉族同学也认为有一定的联系,比例为85.0%。假设H0:W1=W2=W则W1与W2的加权平均值为:由α=0.05,得uα=1.96,因为,落在大概率区。在关于对中国的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的关系的认识上,不同总体间的认知比例差别仅有不到2个百分点,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汉族对比分析与汉族对比分析0+uα-u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环境重视度上与汉族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α=0.0

7、5,u0.05=1.96α=0.1,u0.1=1.96调研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环境重视度上与汉族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也较为关注。但是在环保与个人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不同步,比较了解环保知识,却不愿付诸环保行动。如果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将会成为环保人群中的重要组成,可见,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他们受到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约束,还只是停留在关注、了解、自我环保行为上,并没有真正的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动的行列中。调研总结与建议思考与建议:1.自

8、我突破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2.学校环境教育与实践教学学校方面应该普及环保教育,改革环境教育的手段,充分利用“隐性环境教育”。3.社会影响及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