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ID:40475561

大小:1.68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03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_第1页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_第2页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_第3页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_第4页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蚊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医学节肢动物凡能通过骚扰、叮咬、吸血、毒害、寄生及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节肢动物。蚊mosquito蜚蠊(蟑螂)cockroach蚤flea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虫体两侧对称,躯体分节,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2)体表骨骼化。(3)具有比较完善的消化、呼吸、排泄、神经、生殖等系统,循环系统为开放式:血腔(4)发育中有蜕皮和变态现象蚊类蚊虫的生物学分类: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成虫形态特点1.体分头、胸、腹2.三对足3.头部(1)触角、触须、复眼各一对(2)口器:

2、刺吸式—蚊分类与传病有关者:按蚊、库蚊、伊蚊三属生活史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蚊水发育周期:7—15天按蚊卵幼虫蛹吸血习性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蚊类危害蚊子除直接叮刺吸血、使人痛痒,骚扰睡眠外,更严重的是传播多种疾病。我国的蚊传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四类。疟疾疟

3、疾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疾病威胁人数(国家)感染人数年死亡数疟疾22亿(>90个)3~4亿150~270万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病人体内有成熟的配子体是才具备传染性疟原虫传播途径-按蚊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疾疟的有60余种。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孳生习性:稻田型,稻田、沼泽、池塘、沟渠、草塘、清水坑等清洁静水流行特征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

4、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展。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淋巴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包括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是由斑氏丝虫及马来丝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在我国也是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媒介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丝虫:成虫形态相似,细长如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雌雄异体。雌虫身长约为雄虫一倍,雌雄成虫常相互缠绕。生活史传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部分幼虫在组织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死亡,部分幼虫到达淋巴管或淋

5、巴结,经8~12个月发育为成虫,交配后,产生微丝蚴。传染源:带微丝蚴的人传播途径:雌蚊叮咬传播。所致疾病: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曲张、象皮肿。中间宿主微丝蚴阳性患者微丝蚴蚊虫叮咬蚊类胃内脱鞘穿过胃壁经腹腔进入胸肌二次脱皮约1~3周传染期幼虫移行蚊吻下唇蚊虫叮咬流行病学班氏丝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病仅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我国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上海、湖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

6、市有丝虫病流行。据防治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全国有丝虫病约3100万。疾病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灭蚊。掌握“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灭蚊地区,重点是广大农村。搞好环境卫生,清洁畜舍,填平洼地。在蚊虫栖息较多的场所,用药物滞留喷洒结合农业生产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控制稻田中的幼虫。消灭丝虫病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丝虫病。残存的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血症持续时间可长达15年左右,在经济、卫生条件较差的边缘贫困地区,即使只存在个别的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就可在当地引起丝虫

7、新感染。地区监测监测方法:主要进行病原学监测,每个调查点监测500-1000人,整群抽查,对象为6周岁以上居民。方法采用夜间(9-2时)耳垂采血,厚血膜双片法(每片血量60ul)检查微丝蚴监测对象:边远贫困地区、农垦、厂矿、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建设工地等、与邻国接壤地带为丝虫病流行区的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区。蚊子的防制1.防御利用蚊帐或纱窗防止蚊子的飞入,也可在蚊帐或纱窗上喷洒药物。2.驱赶利用烟或其它普通蚊香和电气蚊香等化学物质驱赶蚊子,早年常用燃烧树叶、木屑等产生烟气,或在木屑等消除积水因为蚊子的卵、幼虫(

8、子孓)、蛹生活于水中,而积水往往是蚊子的孳生地。所以消除了积水,也就消除了蚊子的孳生地。静水养鱼缓水冲刷:缓流型孳生地如沟渠等,可设水闸,定期开放,加大流量,冲刷幼虫。喷洒药剂引诱灭杀:此方法是利用蚊子对光和某些化学物质的趋向性来诱杀蚊子。紫外灭杀昆虫对光,特别是紫外光,往往有趋向性,所以可利用紫外光引诱蚊子,然后用电击杀。但此方法不但效用有限,而且对益虫也杀。此外。在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