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烟草发展历史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

ID:40476069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_第1页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_第2页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_第3页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_第4页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烟草发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烟草发展历史提到云南,外界的人总将之与"边远、落后"相连。而正是这样一个地方,长期以来每年的税收在全国的排名都超出其GDP的排名。除此之外,云南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一度位居西部省市区前列。支撑这一奇迹的,是烟草。作为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云南的烟草至今已走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但作为一个产业崛起的壮丽篇章,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中谱写的。烟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撑起了云南经济的半壁江山。云南烟草产业的风雨历程,烟草产业创造的一个个辉煌,与全省经济发展的轨迹构成了相同的发展曲线。从上世纪70年代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引进云南第一条

2、滤嘴生产线,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再到世纪之交经历一段艰难的“寒冬”,直到近五年来的“一步一个台阶”……云南烟草走完了30年的改革、发展、升级、蜕变之路。在生产规模上,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南烟草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在国内烟草行业中形成了比较优势,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技术储备。与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云南烟草在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技术、人才、资金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参与更大领域烟草市场的竞争。2007年,云南烟草系统更是捷报频传:创造了产

3、销量突破100万箱、创税利突破100亿元的“双百品牌”--“云烟”,而曾创造中国卷烟难以逾越高峰的“红塔山”也历史性地销量突破100万箱。近5年来,云南烟草产业健步疾行,税利连续翻越了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高峰。云南烟草产业的成就,是站在时代高端勇于创新的结果,是经营管理人员层出不穷的结果。这个行业具有充分的理性,在良好地继承巩固前任创新和管理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的创新、瞄准新的高度。正是这种理性,使云南烟草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基础雄厚。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云南烟草的未来。打基础阶段(1

4、985年以前)确立“拳头”产品地位回到改革开放之初,云南“两烟”的发展在全国并不领先,特别是卷烟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根据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云南省烟草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李万兴的概括,二十世纪50-70年代末期,中国烟草处于“上(海)、青(岛)、天(津)”时代和“一豫二鲁三贵”的基本格局。到80年代中叶中国烟草格局逐步演化为“一云、二贵、三中华”时代,期间云南烟草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技术革新,为日后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烟草成云南“第一战略重点”“中国烟区看黄淮”是上世纪70年代对烤烟地理重心的一句描述语,当

5、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河南号称“烟草王国”时,云南烤烟产量只有100多万担。而处境更为被动的是卷烟,当时基本处于“上青天”的垄断时期,云南卷烟不仅产量小,而且缺乏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云南烟草开始了一次变革之旅。“现在看来,烟草界的变革与创新是司空见惯的了,但是当时却是需要胆识和智慧的。”全国烟标设计收藏评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烟草博物馆》特约撰稿人、云南省烟草学会藏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培说。1981年,国务院决定对烟草制品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相继成立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对全省烟草实行统一管理

6、和经营,使云南烟草行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据李万兴介绍,“六五”(1981-1985年)时期,云南省抓住国家开发优势资源的机遇,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把烟草作为振兴云南经济的突破口,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重点”,把烟草产品作为“第一拳头产品”来抓,把烟草行业的设备引进和技改列为全省重点,优先予以保证,强调质量是烤烟、卷烟的命根子,必须以质取胜。开行业技改先河翻开云南烟草30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伴随着技改一步步发展兴旺起来的。而真正的转折,即云南各卷烟厂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工作,是在1982年云南省烟草公司成立

7、以后开始的。当时在进行技术改造上,云南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装备企业。其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代价较高,要付出一定数量的外汇。二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由国内仿造。从长远观点看,后者是正确的,它可以发展中国自己的烟机制造工业。但是,以国内现有的烟机制造水平,却很难在短期内满足云南卷烟工业技术改造的需要。云南省烟草公司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并吸收云南天然气化肥厂引进美国先进专用设备的成功经验,通过直接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来改造云南卷烟工业。省公司的方针是高起点,高水平地对全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但是,在起步阶段,考虑到

8、资金、外汇紧缺等因素,还只能重点改造昆明、玉溪两个大卷烟厂,同时对曲靖、楚雄、昭通三个卷烟厂安排少量引进。在购买机器时,则不追求一步到位,主要引进翻新设备,从单台烟机进口逐步过渡到批量引进。1982年,昆明卷烟厂率先从英国莫林斯公司进口14台翻新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