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概述》PPT课件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

ID:40478655

大小:319.4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3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_第1页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_第2页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_第3页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_第4页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念的概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1.概念的定义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属性: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本质属性:决定一类事物之所以成为该类事物并使其与其他类事物相区别的属性。非本质属性:对事物类的归属和区分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2.概念的特点第一,概念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第二,概念是发展的。第三,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概念。第四,概念是主客观的统一。3.概念的作用第一,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第二,概念是思维的结晶,它凝结着人类在一定阶段上对于事物认识的成果。第

2、三,概念具有指称和区别功能。lj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2.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又称概念的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3)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3.概念内涵的表达与多少:在日常语言中,通常用“……是……”、“……就是……”、“所谓……是指……”、“……即……”等来揭示和表述概念的

3、内涵。概念的内涵则是多层次、多方面的。lj东方日出,西方日落,社会是发展的,生物是进化的,都反映了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小王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有的规律是可以改造的。人能改造一切,当然也能改造某些客观规律。比如价值规律不是乖乖地为精明的经营者服务了吗?人不是把肆虐的洪水制住而变害为利了吗?试问,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提示了小王上述议论中的错误?A.他过高地估计了人的力量。B.他认为“人能改造一切”是武断的。C.他混淆了“运用”与“改造”这两个概念。D.洪水并没有都被彻底制服。x思维训练有种观点认为,到21世纪初,和发达国家

4、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发展;到21世纪初,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到4000万至1亿1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观点缺乏充分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只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反驳所使用的方法?A.对“论敌”的立论动机提出质疑。B.指出“论敌”把两个相近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5、。C.对“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D.提出一个反例来否定“论敌”的一般性结论。x根据男婴出生率,甲和乙展开了辩论。甲:人口统计发现一条规律:在新生婴儿中,男婴的出生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而不是1/2。乙:不对,许多资料都表明,多数国家和地区,例如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都是女人比男人多。可见认为男婴出生率总在22/43上下波动是不成立的。试分析甲乙的对话,指出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能说明甲或乙的逻辑错误?A.甲所说的统计规律不存在B.甲的统计调查不符合科学C.乙的资料不可信D.乙混淆了概念z4.概念的

6、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又称概念的对象范围。外延是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5.概念外延的表达和大小。在日常语言中,常用“……包括……”、“……有……”、“……可分为……”等引导词表明概念的外延。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数量范围,概念的外延有大小之别。lj注意问题:首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等于客观对象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对象的实际范围。其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变化性。再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大多具有真实的内容和实有的对象,也有一些是人脑虚拟的产物。韩复榘在大学的演讲诸位先生

7、们,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荣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你们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三、概念和语词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载体),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2.区别。第一,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它属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语词则是一种语言形式,它属于语言科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语词并不都是表达概念的。第三,概念和表达概念的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同一

8、语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一词多义)。B.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多词一义)。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中秋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