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

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

ID:40482467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_第1页
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_第2页
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_第3页
资源描述:

《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篇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刘奇兰所传系)之三体式练法为说明。身体直立,两足跟靠拢并齐,两足尖向外撇劲成九十度之形式;两腿宜直,膝盖后挺,丹田向后吸劲,胸往迎,两肩水平,两臂从容下垂,两手掌侧向前,两手微曲,五指并拢,后手小指贴于腿部中间。头要顶劲,项要竖劲,下颏微向后收,宛如立于空虚之地,凝神敛气,动静无知,混沌为主,虚无为辅,双目平视前方。随后两手变为阳掌,五指松开微曲,两手虎口要圆,手心朝上,自身体两旁往上托起,托至与两肩成水平线,两手再往下颏曲回十指相对,两手心均朝下,再由下颏往下按劲,按至脐部下方,两手握拳,拳心朝上,提至脐部上端,同时两腿弯曲,身体极力下蹲,两膝盖紧靠,左足提踵,

2、跳尖触地,左足掌贴于右足里胫骨,两肩极力下垂,两肘往前扣劲,丹田往后吸劲,头要顶劲,项要竖劲,双目平视前方。承上式,似停未停时,两拳贴腹部,同时向上托起,两手如托物然;左手托至左乳下为止,拳心仍朝上;右手经过右乳至下颏,再向面前钻出,冲出时,不可过拳,拳心亦朝上,手背向下,偏左,极力朝里裹劲,裹至小指冲上,拳与右肩成水平线,肘下垂,肱微曲,所谓沉肩坠肘是也。两肩扣劲,又要下垂,左肘紧贴左肋,两腿两足均不动,头要顶劲,项要竖劲,双目平视前方。随后左足向前方开一步,两足距离约二尺五寸,亦要随乎人之高矮。左足微横,足尖斜向右前方,左足要顺直,两足跟在一直线上,两腿似直非直,似曲非屈,身体看正是斜,

3、看斜是正;同时左拳由右臂脉窝向前方劈出,至两手相遇时变掌,如斧之劈物然。右手变掌朝外拧劲向后撕拽止于脐部后方,手背朝上,五指分开如抓圆球式,手虎口要圆,两手之劲左推右拽,如同抽丝;左手掌与左足上下相照,手背朝上,五指分开,虎口要圆与右手同。左手与左肩成水平线,肱微曲,肘下垂,头要顶劲项要竖劲,舌尖抵上腭,动如鹰,不动如熊,两肩要扣,双目平视左拳前方。第3页共3页技术篇“八字”“九法”为标准八字即顶、扣、圆、敏、抱、垂、曲、挺。顶者有三:头宜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三关通,引肾气上达泥丸以养性。手掌向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舌宜上顶有吼狮舌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

4、入丹田以固命。扣者有三:两肩要扣则前胸空阔,气力到肘。手背足背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浑身力凑。圆者有三:脊背要圆其力摧手,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身力到手。敏者有三:心要敏如怒猫扑鼠,则能随机应变。眼要敏如鹰之捉兔,则能预察机宜。手要敏如饿虎扑羊,则能先发制人。抱者有三:丹田要抱不外散,击敌必准。心气要抱遇敌有主,临危不惧。两肋要抱出入不乱,遇敌无险。垂者有三:气要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两肩下垂则臂长而活,肩摧肘前。两肘下垂则两肱自圆,能固两肋。曲者有三:两肱要曲弓如半月则力富。两膝要曲弯如半月则力厚。两腕要曲曲

5、如半月则力凑。曲者取其伸缩自如,劲力不断之意。挺者有三:颈项要挺则头部正直神气贯项。脊柱腰部要挺则力达四梢,气鼓全身。膝盖要挺则气恬神怡,如树生根。九法则是指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九个部位这不但是三体式桩的要求,而且在形意拳的各个姿势中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要求。所以,练三体式桩时要刻意把握这九法,以便在练拳中随时体会和检查练习时拳势是否正确。身部之法者,“前俯后仰其势不劲,左侧右倚皆身之病,正而似斜斜而似正”。此即是要求上体要正直,不俯不仰,侧向前方,与目视方向成斜45度。头向上顶,颈要竖直;面部要自然,牙齿轻扣,下颏略内收,要着重体会整体力,正而似斜斜而似正不偏不倚的含义。肩部之法

6、者,“头宜上顶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即前肩要伸,后肩要撑,两肩有外撑且肩窝吐气而内合之意,同时肩部整体要松要沉。如此松沉撑扣使肩部形成一个外撑内合的肩架,使腰背及全身之力传导至手臂。臂部之法者,“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过曲不远过直少力”。即左臂(前手)肘部下垂,不可伸直,左手食指要向上挑劲,拇指尽力向外撑开,虎口成半圆形,掌心内含;右前臂靠在腹部右侧,右手五指也要撑开,腕部要塌住,两臂肘关节要形成一个钝角,大体展开在135度左右,前臂伸出时后臂一定要在肋部,使之养成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的习惯动作。要体会曲中求直,直中带曲的劲力和上肢筋

7、腱抻拨酸胀的感觉。手部之法者,“右手在肋左手齐胸,后者微塌前者力伸,两手背覆用力宜均”。此即两手动作的同时,注意两小臂内旋,这样能使尺骨与桡骨交叉相合以增加腕部的力量,两手腕部要向下微塌,腕部屈角以45度为宜,两手要相呼应,不可偏执,前后相照。对于右手(后手)的放置位,有梢、中、根之分,置于前手肘下脐正前方称梢节练法,此势过于束窄,易手含肩、缩背、压迫脏腑而生流弊。中节练法后手置于腹前,掌根偏于脐后,手指与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