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

ID:40487416

大小:18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_第1页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_第2页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_第3页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_第4页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体育水平二《立定跳远》教学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潘小龙教学背景: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我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语言描述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模仿能力强,喜欢表现自我。教学课题:水平二《立定跳远》的学习。教学目标:杜威说:“教学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本课教学,主要学习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和观看一些视频,借此激

2、发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兴趣,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新课标的标准和东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要求,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学科的特点,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更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教学方法:语言法、直观法、分解法、练习法等。教学过程:一、建立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概念。二、学习起跳动作。三、学习落地动作。四、学习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体育》《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课次:第10课时执教老师:潘小龙班级:四年级人数:男20人女20人指导教师:体育科组            时间: 2013.3.20 教学目标1、学习跳跃的基本技术,体会跳跃运动

3、的乐趣。2、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3、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互助、互学的合作精神。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海绵垫4张短绳4条教学内容新授:1、《立定跳远》2、游戏:跳绳接力重心难点重点:双脚起跳,挺身、提膝、收腹,双脚同时屈膝落地缓冲。难点:摆臂和蹬地不协调。教学流程课堂常规—准备活动—立定跳远—游戏—放松小结顺序时间达成目标学习内容教师活动组织与方法开始部分8’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本课内容做好身心准备。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2、报告人数二、准备活动1、螺旋跑2、徒手操3、专项技术练习(一摆二蹲三跳起)一、师生问好,检查人数与服装,

4、安排见习生二、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三、安全教育×××××   ×××××   ○○○○○   ○○○○○要求: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顺序时间达成目标学习内容教师活动组织与办法基本部分结束部分20’9’3’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初步了解与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消除激烈运动而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放松。一、立定跳远1、立定跳远完整动作练习技术环节:摆臂、起跳、腾空、挺胸收腹、落地2、连续跳二、游戏:跳绳接力方法:(略)1、放松活动2、课后小结3、回收器材4、宣布下课一、讲解技术动作要点二、示范三、组

5、织练习协助、指导四、请优秀生示范五、安全教育一、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二、提出要求,安全教育三、师生互动一、教师组织与领做二、评价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三、师生再见要求: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安全有序要求:积极参与,尽情表现×××××   ×××××   ○○○○○   ○○○○○要求:身心放松,注重反思预计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5~135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40%±5%教师课后小结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学习,让学生体会健康快乐体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脑里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中,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以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练习

6、,真正体会技术动作,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地从事学习活动。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但是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

7、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改革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