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

ID:40489448

大小:678.6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03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_第1页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_第2页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_第3页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_第4页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制电机-第00章-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控制电机任课教师:赵晴通讯方式:15511336151邮箱:zhaoqing99_99@163.com辅导时间:每周二下午4:00-4:50刘小亮老师办公室1图1-1雷达天线控制系统原理线路21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的搜索状态在搜索飞机时,我们希望雷达天线按照要求在空间不断旋转,使雷达发射机发出的强大的电磁波束跟着天线的转动在空中进行扫描。由于雷达天线又大又重,人是摇不动的,这时雷达操纵手只需要摇动手把7,使自整角发送机1的转子旋转,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就可使雷达天线3跟着自整角发送机的转角α自动地旋转。发送机转几度,天线也转几度;发送机正转,天线也正

2、转;发送机反转,天线也反转。3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的原理线路如图1-1所示。这个系统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当雷达还没有捕捉到飞机时,要由雷达操纵手操作,使天线旋转去搜索飞机,这就是雷达的搜索过程。这时图1-1上的闸刀S合在位置Ⅰ。第二种状态是当天线捕捉到目标时,把闸刀立即合向位置Ⅱ。这时雷达天线作自动跟踪飞机的运动,系统处于自动跟踪状态。下面分别讨论系统的这两种状态。举例说明控制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4自整角接收机2的转轴是和天线的转轴联结在一起的。自整角发送机和自整角接收机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成对地使用。当发送机的转角α和接收机的转角β相等,也就是转

3、角差γ=α-β等于零时,接收机的输出电压U1也等于零。当转角α和β不等时,接收机就有和转角差γ成正比的交流电压U1输出。这样,自整角接收机就好像自动控制系统的眼睛一样,可以很灵敏地感觉出天线的转角是否跟上自整角发送机的转角。当跟上时,转角α等于转角β,没有电压输出;当没有跟上,即转角α和转角β不等时,通过自整角接收机输出电压U1,就可把转角差γ测量出来,因此自动控制系统中的自整角机被称为敏感元件。5假如雷达手向某一方向摇动手轮7,产生一个转角差γ,这时自整角接收机就有交流电压U1输出,这个电压经过交流放大器放大后,由环形解调器转换成直流电压U2,并送

4、入直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直流电压U3被输入到可控硅控制线路的差动放大器,去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当可控硅VD和VD导通时,就有一定极性的信号电压通入直流伺服电动机5,直流伺服电动机就立即向一个方向旋转。6当手轮7向另一方向转动,电压U1的相位就相反了,因而使电压U2、U3的极性相反,这时可控硅VD和VD导通,通入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信号电压极性也随之相反,直流伺服电动机就立即向另一方向旋转。这里直流伺服电动机将电信号变为转轴转动,执行了电信号所给予的控制任务,所以常称为执行元件。直流伺服电动机转动以后,经过变速箱4带动天线3旋转,同时也带动自整角接收

5、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应该是朝着天线和发送机之间的转角差γ减小的方向旋转,直到转角β和转角α相等。这时U1、U2、U3都等于零,伺服电动机才停止转动。这样,雷达天线的转角就能自动地跟随手轮而转动,以达到手控天线的目的。7为了改善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在系统中还采用了校正元件——直流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4与它的转速n成正比,并把它反馈到直流放大器中。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1-2这样的方框图来表示。图上各个元件和实际线路对应如下:8敏感元件——自整角发送机和接收机。转换元件——放大器和解调器。放大元件——直流放大器和可控硅控制线路。执行元

6、件——直流伺服电动机。校正元件——直流测速发电机。控制对象——雷达天线。图1-2雷达天线控制系统方框图92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的自动跟踪状态当雷达手从显示器的荧光屏上看到雷达已经捕捉到飞机以后,立即把闸刀S合向位置Ⅱ,系统就工作在跟踪状态。这时,雷达接收机收到从飞机反射回来的回波,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直接输入到放大器去控制天线的旋转,此时天线不需要手控而自动作跟踪飞机的运动。上述控制系统中所用的自整角发送机、自整角接收机、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测速发电机都属于电机类型,统称为控制电机。可以看出,这些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1

7、0绪论控制电机一、控制电机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二、控制电机的种类和特点三、控制电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1一、控制电机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1.课程性质“控制电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主要类别控制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准备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绪论122.先修及后续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电路原理”及“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控制电机的许多分析方法均来源于普通电机的基本原理,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控制电机之间的关联,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后续课程“电力

8、拖动自动控制系统”3.参考书绪论13《控制电机》谢卫,中国电力出版社《控制电机》李光友,机械工业出版社《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