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诗注》PPT课件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

ID:40490108

大小:330.0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03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_第1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_第2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_第3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_第4页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荆公诗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二章李壁《王荆公诗注》第一节王安石及其诗文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经担任过扬州节度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仁宗嘉枯元年(1056)入朝任群牧司判官,嘉枯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上万言书,极言当世之弊,主张施行变革,但未被采纳。英宗末年,他曾经知江宁府。神宗赵顼即位以后,王安石获起用,于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次年拜相。他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1074),由于保守派极力阻挠以及宋神宗

2、对新法产生怀疑,王安石被迫辞去相位,知江宁府。次年重新人朝为相。但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出判江宁府。第二年免知府而居钟山,直到去世。王安石晚年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谥文。所以后人习惯上称他为王临川、王荆公、舒王、王文公等。2王安石的文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在散文方面,他跟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3王安石的诗王安石曾经广泛涉猎前人诗歌,编过《唐百家诗选》、《老杜诗后集》、《四家诗选》等著作,是宋代最早提倡学习杜甫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那些针砭政治或

3、探求改革、揭示尖锐社会问题的政治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咏史诗长于议论,见识超越前人。他的写景抒情短章雅丽精绝,脱弃流俗。王安石前后期诗歌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变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总的说来,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超过散文,不愧为宋代诗人一大家。第二节李壁《诗注》的版刻系统1宋人注释宋诗的情况大概只有三家.这就是施元之、顾禧、施宿注苏轼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庭坚诗李壁注王安石诗。由此也许可以推断苏诗、黄诗、王诗在当世已经享有很高的地位。2李壁的注在历代著录中的名称不太一致宋刊大都作《王荆文公诗注》或者《正荆公诗注》如《郡斋读书志·附志》作《王荆

4、公诗注》《藏园群书经眼录》作《王荆文公诗注》等;元刊本作《王荆文公诗笺注》。20世纪我国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影印的所谓元大德本则作《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3李壁(1159--1222)字季章,号雁湖,又号石林,谥文懿,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第六子。后登进士。宋宁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又曾兼知枢密院事。李壁一生著述很多,有八百多卷。开禧三年(1207)到嘉定二年(1209),他谪居抚州,嗜好王安石的诗歌,后来就纂辑成了《王荆公诗注》。《王荆公诗注》的宋刻本今天所知有三种:一种由李壁的门人刊行于眉山,载有魏了翁嘉定七年(121

5、4)的序。一种为嘉定十七年(1224)胡衍跋本,亦即抚州刻本。一种是绍定三年(1230)的庚寅增注本。该书元刻本系统又有两种:一种是元大德五年(1301)的刻本,经刘辰翁评点并删节李壁的笺注,今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另一种是大德十年(1306)毋逢辰序刊本。降至明清两朝,《王荆公诗注》的刻本都出自元刻本系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张宗松的清绮斋本。这个本子校勘颇精,流传很广。《四库全书》中的《王荆公诗注》就是该本的抄录。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排印本则是依据该本,而另行校点的。第三节李壁《诗注》的价值和特点李壁对王荆公诗的注释相当详备。他对王安

6、石诗歌之典故、词语出处、相关人物、创作背景以及诗句含义的探索,受到学界普遍的赞许。因为李壁生活年代跟王安石比较接近,他的整个家族又非常重视史学例如其父李焘著有北宋编年史《续通鉴长编》其弟李皇著有北宋简史《十朝纲要》(亦涉及南宋高宗朝)所以,他有条件熟悉和掌握北宋更多的史实材料包括一些价值珍贵的实物,可以亲临其境勘察王荆公的行历,勘察王荆公诗歌的多种版本乃至墨本、石刻等等实物以及这些实物上的题跋,可以掌握大量切实可靠的证据来解释王荆公的诗歌。而越是后来的学者,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李壁所作笺注,于王安石的生平出处以及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考辨、注释

7、得相当详实。这些注释,为把握王荆公诗歌提供了很好的背景资料。   李壁的笺注常常有不可否认的可靠性。   王荆公的诗深深涉及儒、释、道三家学术,而李壁的注亦广采各方面的材料,决不囿于一般的经、史、子、集,其中大量引用佛学典籍最值得注意。李壁笺注在一般训诂之外,有时候探求句法的源流,对读者有一定启发作用。   另外,李壁《诗注》搜集王荆公的诗作也相当完备。它比通行的《临川先生文集》多七十二首。李壁注文中也有一些亡佚的王安石诗文。至于李壁注文中所引宋人佚诗,亦颇不少。这些都值得注意。第四节李壁《诗注》的问题其一,有时候不能揭明典实的渊源。卷四注《拟寒山

8、拾得二十首》第三首:“凡夫当梦时,眼见种种色。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不知今是梦,道我能蓄积。贪求复守护,尝怕水火贼。既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