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

ID:40494115

大小:125.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3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_第1页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_第2页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_第3页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_第4页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金衢十二校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春天真的来了,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去问候一些小生灵: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A.báB.bō)动泥土的声音,那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lài(▲)之音;去问候一些种子:那些香香的种子,它

2、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乘(A.chéngB.chèng)着和煦的春风,它们迫不jí(▲)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2.诗文默写。(10分)(1)▲,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5)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诗句是:▲,▲。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仰天一叹

3、:“▲,▲?”借用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7)李清照在《武陵春》将中无形的愁思化作有重量的东西,化抽象为具体的事物,浅唱低吟道:“▲,▲。”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的相同的一项是(▲)(2分)A.绝巘多生怪柏湖中人鸟声俱绝B.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寒暑易节C.或以为死  或异二者之为9 D.温故而知新  公问其故4.名著阅读(5分)(1)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在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羊脂球》

4、、《变色龙》。C.《边城》中爷爷给翠翠讲她母亲凄美的爱情故事,带给翠翠的是内心的沉重、压抑以及对爱情的恐惧。D.当简听说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为罗切斯特和英格拉姆小姐画像。(2)培根说:“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善良是正直,是关怀,是爱心,是悲悯,是宽容……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他们的善良。①外祖母《童年》②宋江《水浒》③小福子《骆驼祥子》(3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5至8题(10分)多读点“不易懂”的书方敬杰①喜欢读书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捧一本新书

5、,细翻几页,感觉有点看不懂,有时会选择坚持下去,读后欣然有悟;有时则随手放在一边,不再翻动。②什么情况读什么书,自然各人有各人的阅读标准和阅读习惯。读书的目的也五花八门,为谋生,为修身,为休闲,或兼而有之,但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目的,只要读书,就难免“看不懂”。读书如交友,有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有的则不打不相识,日久见人心。这说明,遇到“不易懂”的书,能坚持,就能有所收获。③经历能决定一个人的认知,但这样的认知常受时空之限。而阅读恰好能超越这个局限,帮助人们轻松获取前人的经历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阅读半径的大小,就决定了他认知圆圈的大小。倘若只选择

6、对口味看得懂的书读,知识水准只有量的积累,而少有质的飞跃。如同运动的时针,虽一刻不停,但所划的圆圈大小并未改变。要想跳出原有知识的圈囿,就应当坚持读一点“看不懂”的书。由“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就是认知的过程,就是读书和学习的使命。9④据说前几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竟然高居榜首。是经典,却“死活读不下去”,似乎很矛盾、很尴尬,但这恰好印证了马克·吐温说过的: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却没有人愿意去读的东西。如此说来,要想读懂经典,就得下一番苦功夫。正如消化能力不强的人,无法消受高热量的食物一样,低能

7、量的人也不会一下子就能看懂高能量的书。增强思考和感悟的能力,提升阅读和鉴赏的水平,就应当坚持读一点“不易懂”的书,关于阅读方面,有人提倡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也许就是在引导读者提升阅读质量,直接阅读含金量高的书。有志于读书的人,就要下苦读之功,像占领和坚守思想阵地一样,突破“不懂”的防线,才能不断获取思想和精神的精华。⑤其实,“懂”与“不懂”只是相对而言。有时初读不懂,随着阅读的持久和深入,整本书读完了,前后贯通就懂了;有时不懂是由于人生的经验和阅历不够,要等到有足够丰富的人生积淀,才能水到渠成,开物成务;有时今天读是这种感受,明天读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