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

ID:40495096

大小:1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3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_第1页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_第2页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_第3页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_第4页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羊毛防虫蛀剂,防蚊虫加工剂,防蚊剂,防虫加工剂,蚊帐防虫处理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蚊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棉针织物上的应用王玉娟1,2,葛风燕1,2,蔡再生1,2,姜建英3,陈炳良3(1.东华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2.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3.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昆山215347)原载:第八届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66-摘要:以防蚊剂DM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防蚊微胶囊,通过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仪分别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应用微胶囊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防蚊整理,测试并

2、分析了其驱杀蚊效果。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纯棉针织物具有持久的驱杀蚊效果和良好的耐水洗性能。关键词:微胶囊;防蚊剂DM;防蚊整理;结构表征;驱杀蚊效果;耐水洗性能;界面聚合法微胶囊技术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通过化学法、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将活性物质(囊芯药物)进行包裹而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一种技术[1]。将此技术应用于防蚊整理,不仅可以保护人体免遭蚊虫叮咬,还能够克服传统驱杀蚊剂的缺点[2],避免有效成分与人体的直接接触,且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3]。本文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

3、DI)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作为制备聚氨酯壁材的反应单体,高效低毒的防蚊剂DM为芯材,制备了微胶囊悬浮液。研究了防蚊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结构,通过二正丁胺法测试防蚊微胶囊整理剂中有无异氰酸酯残留,并采用浸渍法将防蚊微胶囊应用于纯棉针织物,通过防蚊效果以及击倒和致死作用测试,分析了整理后织物的驱杀蚊效果随放置时间和水洗次数增加的变化。1实验1.1实验材料及仪器实验材料:18tex(32s)棉、2.2tex(20D)氨纶的棉氨汗布(张家港市佳朋纺织有限公司);白纹伊蚊(羽化后2~3日龄未

4、吸血的雌性成虫);防蚊剂DM、2,4甲苯二异氰酸酯、环己酮、聚乙二醇400、乙二胺(EDA)、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乳化剂(自制)、低温黏合剂、分散剂JFC、二正丁胺、溴酚蓝指示剂、N-甲酰二甲胺(DMF)。实验仪器:YS100尼康显微镜、T25高速剪切乳化机、RW20.n悬臂式搅拌机、LS13320激光粒度测定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NEXUS6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2实验方法1.2.1微胶囊悬浮液的制备油相配制:取1.39g防蚊剂充分溶解于1.11g环己酮中,加入2.00gTDI和5.50g自

5、制乳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水相配制:取100mL蒸馏水,加入4.60gPEG,混合均匀,得到水相。乳化:将油相与水相混合,9500r/min剪切乳化3min,得到均一稳定的白色乳液。胶囊化:在悬臂式搅拌机的搅拌下,加入0.04g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于室温反应2h后加入0.35g乙二胺进行交联固化,继续反应1h结束。合成路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聚氨酯微胶囊合成路线示意图1.2.2防蚊整理工艺流程:浸渍整理液(室温,30min)→脱水→焙烘(60℃,30min)→水洗。整理液配方:防蚊微胶囊

6、整理剂60g/L低温黏合剂40g/L分散剂JFC1g/L浴比1:15耐水洗实验:参考GB/T5713-1997《纺织品耐水色牢度测试方法》[3],模拟家庭洗涤过程,洗涤处方及条件如下:标准洗衣粉4g/L碳酸钠1g/L浴比1:50温度25℃时间30min1.2.3驱杀蚊实验a.驱避实验参照GB/T17322.10-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驱避剂》测试[4]。实验前先进行攻击力实验,在40cm×30cm×30cm的蚊笼内放人约100只白纹伊蚊,在手背暴露4cm×4cm皮肤,其余部

7、分严密遮蔽;将手伸人蚊笼中2min,前来停落的试虫多于30只者为攻击力合格,此人及此笼蚊虫可用于驱避实验;选攻击力合格的试虫及5名志愿人员,在人的双手背上各暴露其中的4cm×4cm皮肤,严密遮蔽其余部分:一只手的暴露部分用裁取的防蚊棉针织布覆盖,另一只手的暴露部分用未经处理的相同质料织物覆盖,做空白对照;将手伸人放有攻击力合格蚊虫的笼中2min,观察蚊虫的侵袭情况,凡在织物上停落5s以上者记为侵袭一次;将防蚊整理后的织物分别放置1周、2周、3周、4周后重复上述实验。b.击倒和致死实验参照GB139

8、17.8-1992《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试验方法:模拟现场药效测定方法》测试[5]。选攻击力合格的试虫及5名志愿人员,在40cm×30cm×30cm的蚊笼内放人约100只白纹伊蚊,在人的手背上各暴露4cm×4cm皮肤,严密遮蔽其余部分,暴露部分用裁取的防蚊棉针织布覆盖;将手伸人放有攻击力合格蚊虫的笼中,每30min记录一次击倒的试虫数;然后将全部试虫搜集并转移至清洁的养虫笼中,并用5%糖水棉球喂养,24h时检查死试虫数,以空白对照实验对击倒率和死亡率进行校正;将防蚊整理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