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ID:40496723

大小:3.1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8-03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1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2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3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高考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的特征二、种群数量的变化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总和。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种群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问题探讨10m10m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2、估算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①含

2、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②使用范围: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样方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

3、能力强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计算:设该种群数量为N,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量n1,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2,其中有标志n3N:n1=n2:n3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概念对种群密度起决定性作用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迁入率和迁出率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年龄组成年龄的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

4、三种类型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种群密度越来越大数目保持相对稳定种群密度越来越小预测将来种群密度发展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1)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雌多雄少型:蜜蜂、象海豹等及人工控制的种群(3)雌少雄多型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生产上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其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通过进一步的

5、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2n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课本P65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

6、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倍数。)2、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λt某种群新迁入适宜环境,在一定时间内数量变化存在环境阻力———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出生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有实例证明吗?[例]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

7、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P67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A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停止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种群数量小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加快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减慢问题探讨种群的两种数量增长曲线及相关应用种群增长主要有两种方式,可分别用“J”型曲线和“S”型曲线表示(如图),

8、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表:优化探究P173优化探究P173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思考讨论2、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能得到什么启发?3、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