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

ID:40500149

大小:1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节弹力整体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学会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力”的知识储备,知道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的产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也较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出学生热爱物理、探索物理的情感。“弹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弹力”又是一种较“复杂”的力(如弹力三要素的分析、胡克定律的应用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材从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使用上。这种编排方式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

2、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标理念。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爱护仪器和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措施和建议: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以事例和实验为主,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对于弹力只要求初步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而不要求分析它的三要素。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3、现象出发,说明物体在发生形变时要产生弹力。为了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除了可以让学生用拇指压桌子,观察拇指的确发生了形变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重点在它的正确使用而不在它的测量原理,课本只用一句话“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对其原理作简单交代。教学中不能采取“灌输”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边探索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探索遇到的新器材的使用方法而打好基础。让学生领会间接测量原理,即用可直接度量的量去间接表现那些不便直接测量的量。。。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

4、.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

5、会使用测力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演示用:弹簧、直尺、弹簧秤、拉力器、气球、铁架台、相同质量的钩码若干只、微小形变演示仪、橡皮泥、乒乓球。学生实验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钩码一组、弹簧测力计等。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1)撑杆跳高运动员比普通跳高运动员跳得高,撑杆跳高运动员借助了什么力呢?(2)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这个过程中力是怎样产生的?(3)蹦极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4)拉开的弓箭把箭射出去,什么力使箭由静止到运动呢?演示导入演示1:拉开的弹弓能把小纸团弹出去;演示2:手压挤吹起来的气球,观察

6、形变情况;演示3: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能恢复原状。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弹力。设计说明: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入弹力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出弹力的产生、大小等有关问题。推进新课一、弹力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1)活动要求:用手对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施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手有什么感觉?(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并分析,感悟到弹性与塑性的区别。实验现象分析:(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撤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2)粗导线用力掰弯,撤去力不恢复原状。(3)用力使直尺弯曲,撤

7、去力后恢复原状。归纳总结: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如: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钢锯条、格尺、橡皮擦、皮肤等。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泥、粗导线等。[学生实验1]将直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压弯(几次尺弯的程度不一样),手的感觉如何?归纳总结:尺子形变后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形变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