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

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

ID:40507872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_第1页
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_第2页
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_第3页
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广东高考 历史选择题精炼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择题专项训练(三)1.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2.“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知识分子不能上升3.《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

2、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4.“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5.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这从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6.汉武帝“用主父

3、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A.“大一统”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反专制思想D.理学思想7.“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必须是品德高尚、识才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和结果的是: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8.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B“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列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9

4、.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A.三纲五常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春秋大一统10.孔子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轻),逆(违背)天地(自然)者罪及五世,诬文武(诬蔑周文王、武王)者罪及四世,逆人伦者罪及三世,谋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杀人者罪及其身。”对材料中孔子的思想理解不准确是A.重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B.尊崇周朝的道德礼教C.关注现实社会和重视人生D.以人为本减轻杀人罪11.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4思想且被

5、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1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3.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14.梁启超曾说,如果让

6、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15.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1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7、:“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1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小生产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18.“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