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核算理论与实践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

ID:40553425

大小:19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4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_第1页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_第2页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_第3页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_第4页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GDP核算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DP核算理论与实践一、SNA、MPS变化过程过程:1953SNA1968SNA1993SNA2008SNA核心指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N1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GNPGDPGDPGN1GDPGN1过程:1957MPS1971MPS1984MPS1997年正式宣布取消核心指标: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GSPN1GSPN1GSPN1二、SNA结构及关系(一)核算表产业活动单位和产业部门分类,19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1094个小类。基本核算表国内生产总值表资金流量表投入产出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

2、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供给表使用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表实物交易表金融交易表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期末资产负债表期初资产负债表(二)账户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4+1即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住户+国外。国民经济账户经济总体账户国外部门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表资产负债账户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表资产负债账户经常账户资本账户资产负债账户金融账户我国现实生活中主要用核算表。三、核算表设计及各指标的关系(一)设计(二)GDP核算方法生产法与收入法。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 =固定资产折旧+劳

3、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法收入法(分配法)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流出(三)各指标的关系关于三个使用去向把本地本期的全部产品,即GDP对应的总产出所代表的产品分成三类:消费品、投资品和劳务。劳务生产的同时,使用(消费)也就发生,所以从生产到使用不产生异位。现在看消费品和投资品,即实物产品,无非是“消耗”、“流出”、“存货”。GDP:A:本地消耗的消费品B:流出的消费品消费品C:存货的消费品D:本地用的投资品E:流出的投资品投资品F:存货的投资品社消零A:本地消耗的消费品G:流入的消费品H:存货的消费品固定资产投资D:本地用的投资品K:外地投资品本地用J:施工

4、工程费L:固定资产项目预算内的其他费用,如拆迁补偿、青苗补偿、土地等各种分摊费。四、GDP运行及国家财富的形成五、中国统计制度、方法(一)统计制度制度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就是组织制度,就是通常讲的体制。中国的统计体制是: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运作模式。 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包括:调查项目、统计标准、调查方法、指标体系等都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 统计制度的内容包括:对象、方法、指标及指标体系、时间及程序等。 其中几个关键问题是:目的、界定、方法、解读。当前中国统计制度主要体现在“四大工程”上,即:统一的基本单位库、统一的企业一套表、统一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

5、。(二)统计方法统计是一个过程,一个生产统计资料的过程,包括:方案(制度)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分析、使用、解读等。因此,统计方法也要涵盖整个过程。 我国的统计制度设计方法是集中统一,即“顶层设计”,或以“顶层设计”为主。做好解读要有以下几项基本功: 1.什么是统计和统计资料? 2.统计资料是怎么出来的(熟悉统计制度)? 3.语境?六、国际统计准则与统计思想SDDSGDDS 还有两个职业道德准则 总体思想均值思想推断思想 比较思想关联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