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

ID:40557874

大小:21.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_第1页
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_第2页
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_第3页
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为止为胎儿期,约为40周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6学龄期:自6~7岁入小学至青春期前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0~20岁,女孩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岁左右。青春期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相差2~4岁8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7足天,此期包括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3个阶段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1.生理性体重下降:部分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

2、排出,可致体重暂时性下降,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范围为原有体重的5%~10%,至第7~10日恢复到出生体重。2身高增长高峰(PHV):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尤其身高增长迅速,称为身高增长高峰3骨龄:长骨干骺端的软骨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可反映长骨生长发育成熟程度,有助于判断骨发育年龄,称之为骨龄第三章儿童保健1计划免疫: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儿童体中,以确保其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

3、病的目的。2主动免疫:给易感者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3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第五章儿童营养1基础代谢率:在20℃(18~25℃)室温下,餐后10~14小时清醒、安静状态下,测量维持机体所需的能量2补授法:补充母乳量不足的方法,母乳喂养次数一般不变,每次先喂母乳,将两侧乳房吸空后,再根据儿童需要补充代乳品3代授法:用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一次或数次替代人乳的方法4人工喂养:以配方奶或动物乳(牛乳、羊乳、马乳等)完全代替母乳喂养的方法第六章患病儿童护理及其家庭支持1脱水:水分摄入不足或丢

4、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除失水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2累积损失量: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3继续损失量: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胃肠引流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4生理需要量:补充基础代谢所需的量第八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2围生期:围绕分娩前后的一段特定时期,期间的胎儿和新生儿称为围生儿。我国的围生期:从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1周。3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260天~293天)的新生儿4早产儿:胎龄<37周(<2

5、59天)新生儿5过期产儿: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6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7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者。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者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者8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者,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9适于胎龄儿(A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10小于胎龄儿(S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新生儿11大于胎龄儿(L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12足月小样儿:小于胎龄儿中最常见的一种,多由于宫内发育迟

6、缓高危儿: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13正常足月儿:胎龄满37~42周出生,出生体重在2500~4000g,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14适中温度(NET):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15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6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16新生儿窒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容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7

7、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少数幸存者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18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19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时期

8、,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5~7mg/dl)20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