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U概念深入讲解

MTU概念深入讲解

ID:40561604

大小:21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MTU概念深入讲解_第1页
MTU概念深入讲解_第2页
MTU概念深入讲解_第3页
MTU概念深入讲解_第4页
MTU概念深入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MTU概念深入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TU概念详解1.概述在IP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时,会涉及到MTU这个概念。MTU,即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portUnit),这是一个数据链路层的概念,指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帧长度的限制。但是,MTU实际上限制的并非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长度,而是数据链路层帧的载荷(Payload)部分的长度。以最常见的以太网为例,其帧格式如图1所示,MTU限定的是数据部分的长度,根据RFC894(附后),对于以太网而言,MTU为1500bytes,也即“数据(载荷)”部分的最大长度为1500bytes。图1数据链路帧格式

2、2.MTU详解由于IP数据报在由IP层交由数据链路层传输时,要将包括IP报头和IP数据的内容作为数据链路层的载荷封装在数据链路帧中。因此,MTU实际上是限制了IP层中IP数据报的总长度,当IP数据报的总长度超过MTU时,即需要分片,若IP数据报头中设置了“不可分片”,则该报文将被丢弃,并产生ICMP差错报告。图2IP数据报分片演示图2演示了一个长度为2000的IP数据报在经过以太网传输时的分片情况,由于MTU限制为1500bytes,在以太网中传输时将被拆分为两个分片,每个分片包含首部的长度不超过1500byte

3、s。1.抓包分析在局域网中进行抓包,采用如下命令:C:>ping-l200010.137.135.191由于指定的数据长度超过了以太网MTU的限制,在传输中会发生分片。对第一个分片的抓包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IP协议部分可见,该IP数据报为一个分片,且不为第一分片(MoreFragments位被设置),首部长度20bytes,总长1500bytes。这里发现抓包得到数据链路帧的长度为1514bytes,而非如图1所示的1526bytes。分析其原因:数据帧在到达物理网卡时,首先要去掉前导同步码和帧开始定界符,然后

4、对帧进行CRC校验。只有CRC校验正确,才会将帧送到“设备驱动程序”进行进一步处理,此时抓包软件才能抓到数据,因此,Wireshark抓到的数据帧是去掉了前导同步码字段、帧开始定界符字段和帧校验和字段后的数据,因此抓包得到的数据帧总长为1514bytes。图3指定长度2000的数据报第一分片抓包结果进一步,对第二个分片进行分析,这个分片为ICMP包,其IP数据报长度为548bytes,这其中包括原2000bytes的数据中剩余的520bytes(上一分片传输了1480bytes),加上分片的首部20bytes,以

5、及ICMP的首部8bytes,因此该分片的IP数据层长度为20+8+520=548bytes。该数据帧长度为548+14=562bytes。图4指定长度2000的数据报第二分片抓包结果同样,我们还可通过抓包分析当IP数据报长度达不到最短帧长时的情况。采用如下命令:C:>ping-l010.137.135.191这里我们指定发送了一个长度为0的ICMP请求报文。首先分析由对端发回的reply报文,如图5所示。图5指定长度0的数据报reply报文抓包结果可以看到,IP数据报的长度为28bytes,包含了20byte

6、sIP首部和8bytesICMP协议首部,数据部分长度为0。由于数据部分长度达不到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最小长度(46bytes),数据层对数据进行了填充(图中Trailer部分),最后的抓包得到的总帧长为60bytes(46bytes数据和14bytes数据链路帧首部)。图6指定长度0的数据报request报文抓包结果抓包得到的request报文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IP数据报长度和reply报文相同,同样为28bytes,但是得到的帧长仅为42bytes,达不到数据链路帧的最小长度。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到与图

7、5的差别是没有Trailer填充字段部分。这说明了两点:1)当IP数据报达不到数据链路层最小长度要求时,是由数据链路层进行填充的;2)Wireshark对本机发出的数据抓包的处理权优先于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帧的处理。附:RFC894(已校对)IP数据报通过以太网网络传输标准(AStandardfortheTransmissionofIPDatagramsoverEthernetNetworks)1984年4月本RFC文档描述了在以太网[2]中封装IP数据进行传输[1]的一种标准方法。本RFC文档描述的是ARPA网络社

8、区的一种标准协议。                               1.介绍本文适用于速率为10MB/S,采用48位地址的以太网。文献[3]描述了IP数据报在一种速率3MB/S的试验以太网中传输的过程。2.帧格式IP数据报通过标准的以太网帧传输,以太网帧的帧类型字节数值必须为十六进制的0800以表示它的类型。以太帧的数据部分包含了IP数据报的首部和数据部分。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