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

ID:40564054

大小:1.60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8-04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_第1页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_第2页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_第3页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_第4页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演示文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的实践与思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运用的理论基础(一)、教学论基础(二)、哲学基础(三)、心理学基础(一)、教学论基础1、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3、体现分层教学原则4、体现循序渐进原则5、体现反馈矫正原则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

2、的关系。(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科学地运用教材。1、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1)、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2)、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3)、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4)、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科学地运用

3、教材。(一)、教学论基础1、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3、体现分层教学原则4、体现循序渐进原则5、体现反馈矫正原则哲学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哲学基础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教学工作也要遵循“实践第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认识规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很好地摆正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强调内因----学生的学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师的教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使内因起作用的条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突出内因的重要性,但并不否定外因-----“后教”的重要

4、性,并且强调“后教”一定要教好。心理学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按知识结构的理论来分析,迁移过程一般使先前的知识结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的知识结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程序,也可以说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它也符合小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心理学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按知识结构的理论来分析,迁移过程一般使先前的知识结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

5、一级的新的知识结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程序,也可以说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它也符合小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在小学的实用价值(一)、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二)、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三)、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四)、有普遍的应用价值。(一)、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1、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2、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通过当堂完成

6、学习任务,达到“堂堂清”。4、能够“培优”、“补弱”。5、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能够当堂准确地检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6、全过程让学生学,使学生学会了学习。(二)、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让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1、能够面向全体学生。2、能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学生的意志、品德、行为习惯等都能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三)、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学生 过重的课外负担1、课上能够紧张、高效的学习,当堂完成作业,学生课外不做作业。2、不强求学生预习,更不强求学生做预习作业。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在小学的实用价值(

7、一)、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二)、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三)、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四)、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各学科运用的操作方法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环节是“几个比”,即比听、比读、比认、比写、比说。一节课,不论“几个比”,每一次“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一)、在“精读”课上的应用1、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3、出示自学指导4、比读书(第一次“先学后教”-

8、--学生自由读课文,或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听准字音,一读将课文读正确。)5、比识字(第二次“先学后教”)6、比读书(第三次“先学后教”---二读将课文读流利。)7、比分段(比说)(第四次“先学后教”---理解文章层次)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