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

ID:40565408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4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_第1页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_第2页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_第3页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_第4页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课题主持人宋旭峰)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一、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显凸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其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业已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尤为迫切。这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相关成果已经不少。新形势下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分析、总结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创新思路,提出新观点

2、,探索新机制。   (一) 省内外研究现状   省内有关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省教育行政部门所主导的调研活动和政策研究,如《江苏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调研报告》、《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研究报告集》等;二是由省内学者结合实际问题所进行诊断性研究,例如,江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程纯、陈欣,2008年)、江苏经济发展与高校结构调整(郭必裕,2003)等;三是由省内各类高校主导的改革探索,如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校近年来所进行的旨在将学生在校学习与其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相结合的改革。   国内与本课题

3、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有四类:一是由知名专家主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例如,郝克明主编的《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等,这些成果对社会不同行业的人才结构和毕业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及促进毕业就业与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是博士学位论文,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阳荣威,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张宝蓉,厦门

4、大学,2007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邓岳敏,厦门大学,2007年)等,这些博士论文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值得借鉴;   三是区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如《北京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北京市教科院,2007年)、《上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谢仁业,2002年)、《安徽高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陈啸,2006年)等,分别在深入调研学科专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创新学科专业评价体系、加快发展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复合交叉学科和新学科

5、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四是国际比较研究,如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贾万刚)、日本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刘晖)、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及启示(万晓玲等)。   国外相关研究。由于文化背景和高教传统不同,国外学界对相关问题及其核心概念的认识,与我国差别甚大。在西方高等教育中,与“专业”相对应的概念,一是“profession”或“speciality”,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二是“Major”,通常译为“主修”,相当于一个系列的课程计划或项目(Program)。与此相关,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切入

6、问题的方式也明显不同。大致而言,国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职业领域与大学学科变化的性质与关系、学科专业评估认证、大学课程结构、大学生学习与就业支持等问题展开。   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上述先行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所提出的观点和所采取的方法,对于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一些研究反复强调的某些重要观点,如要避免就事论事,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和整体设计等观点,尤其值得借鉴和汲取。但是,对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部分先行研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毕业

7、生跨区域流动研究较少,对专业内涵改造和专业制度本身的创新挖掘不够,对毕业生就业与高校人才培养衔接的组织支撑问题较少涉及,对建立覆盖各主要产业行业以及各类高校的地区性专业建设协调机制不甚明晰、缺乏可操作性等方面。这些都是本课题要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对于解决人才结构性余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地、体面地就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石的学术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和长远需要的新型学科专业,以增量带动并促进存量改革,就能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奠定更为

8、坚实的基础,从而把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构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人才培养协调机制,对于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意义尤其重要。江苏是经济强省、高教大省,属全国毕业生就业首选的地区之一,就业问题尤其突出,推进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