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ID:40573832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_第1页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_第2页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_第3页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_第4页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一、标准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指对于必要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即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及标准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     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和适应度     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況下熟练度与适应度     5.以企业所设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個单位作业量 二、标准工时的角色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四、宽放时间种类 a. 生理宽放:又称私事宽放。 标准工时 标准准备时间 标准主体时间 净准备时间 宽放时间 净作业时

2、间 宽放时间 一般时间 特殊时间 特殊时间 一般时间 标准工时 工厂管理 外包价格的決定 标准价目格的決定 进货价格的決定 设备管理 设备机种的选定 设备台数的決定 设备定位的決定 生产管理 生产计划 日程计划 作业管理 适当的人员配置 作业制程改善 效率管理 工程管理 价格管理 效率与生产性能的评价 奖励津帖的策略 价格的预估   b. 疲劳宽放: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c. 管理宽放:又称连接宽放。 d. 以上三种宽放以外的各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标准工时宽放范围。  ILO国际劳动组织变动疲劳宽放表 项目区分 男 女 立姿操作 1% 2%  不自然姿势 稍不舒适 2

3、% 3% 悬挂向上 5% 5% 很不舒适 7% 7% 重量 5磅以上 0 1% 阻力 10磅以上 1% 2% 表1 一般情况下的宽放率 生理宽放 疲劳宽放 管理宽放 5% 6% 4% 表2 五、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a. 秒表测时法 b. PTS测时法(多采用MTM法) c. MOD测时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各IE作业者由于喜好及运用熟练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方法。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运用。 a. 秒表测时法 秒表测时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测时方法,目前多数企业广泛采用。 1. 局限性 1> 必须在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采集到数据才有效。 2>

4、 评比比较困难,人为因素较多。 3> 采集数据周期比较长,时间成本耗费较大。 2. 优势性 1> 采集数据简单,较为直接,操作比较简单。 2> IE人员能更多了解生产实际,采集数据更据有说服力。 3. 具体操作方法 1> 操作要素 测时人员必须了解被测对象(包括:a.工件的制作流程;b.作业的工作方法和作业标准;c.进行作业的人和设备。) 2> 操作基本步骤: 时间采集步骤 步骤 工作内容 1 仔细观察作业对象 2 观察作业人员3~5个循环 3 分解观察作业对象,分解成机构作业要素 4 按照作业顺序,在记录表上记录作业要素 5 运用秒表秒测时间 6 记录作业要素时间  

5、 7 累计工序作业要素时间 8 在记录表上记录必要外来事项时间 9 根据作业周期,决定观测次数 10 整理秒测时间,测定标准工时 表3 3> 测时记时方法:归零法和累积法 时间:代号:第    页步骤/工序1步骤/工序2步骤/工序3步骤/工序41234T 

6、 RT 

7、 RT 

8、 RT 

9、 R1234注:T为单元时值,R为表面读数5NO测时记录表 表4 4> 测时次数设定 主要采用抽样法,对数据的可靠性及正态分布进行评定。       正态分布概率 范围( ±σ) ±.076σ ±1σ ±1.96σ ±2σ ±2.586σ ±3σ ±4σ 概率(%) 50.0  68.2

10、7 95.0 95.45    99.0 99.73 99.99            测时合理次数 n            n =4P(1-P)/ E^2 或n=4(1-P)/S^2P (P — 观测事项的发生率)             (E — 抽样绝对误差)               (S — 抽样相对误差)              统计学证明,若P不是很小(5%以上),当nP≥5时,则二次分布非常接近正 态分布。 对一般的工作抽样来说,通常取绝对误差E为2%—3%,相对误差S为5%—10%。对于绝对误差依据经验规定,按工作抽样的目的不同可在表5中查出允许

11、的绝对误差值的大小。 nPPE)1(22-==snPPPES-==12X+2σ+3σ-σ-3σ68.27%95.45%99.73%-2σ+σnPP)1(-=s   目    的 E   值 调查停工,等待时间等管理上的问题  ±3.6%~4.5% 作业改善  ±2.4%~3.5% 决定工作地布置等宽放率  ±1.2%~1.4% 制订标准时间  ±1.6%~2.4% 表5 5> 剔除测时异常值 正常数据:取平均数高30%与平均数低25%之间的数据 6> 确定评定系数 采用西屋法(平均法)从熟练程度、努力情况、作业条件、协调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