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

“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

ID:40575390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_第1页
“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_第2页
“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_第3页
“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与对策----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忠仁,王惠,王桂莲(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04)摘要:肇始于2004年的“用工荒”,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分析了“用工荒”产生之前校企合作的状况,认为“用工荒”使得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的意愿加强,从而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应对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用工荒;校企合作;影响;对策作者简介:陈忠仁(1971-),男,河南信阳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用工荒”

2、,是指用工短缺现象。2004年初,“用工荒”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内地部分地区。2010年,珠三角、长三角的劳动力缺口高达两百多万人,进入到2011年以来,缺工情况则更加严重。“用工荒”反映的是普通工人的短缺,而技术工人短缺更加严重[1]。在如此严重的缺工形势下,许多企业已悄然将目光转向了职业院校。近年来,到职业院校招人的企业显著增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成了香饽饽,以往老大难的顶岗实习和就业问题迎刃而解。以前是学校求企业,现在变成了企业求学校,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和意识都大大增强。面对“用工荒”所带来的新的形势,分析其对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

3、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考察一下“用工荒”产生之前的校企合作状况。一、“用工荒”产生之前的校企合作状况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特有的办学模式,但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效果并不理想[2,4]。(一)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问题。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在劳动力供给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企业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而高职院校由于要突出办学特色,走“工学结合”之路,推行校企合作的热情一直很高。这就呈现一头冷,一头热的状况,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二)校企

4、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状态。主要原因是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识与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师生去企业参观走访或者学校请企业人员讲学等浅层次的状态上。这就导致校企合作的成果十分有限。(三)校企合作不能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的变化,既要保持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又需要与企业合作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而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行业和企业很难长期、稳定、全面地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四)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这是指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只注重签订合作协议,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等一些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如

5、何操作或实施协议的具体条款,来实现合作的既定目标等实质内容的一种方式方法。这当然有高职院校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原因,但主要是企业积极性不高,实施的意愿也不强。二、“用工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影响“用工荒”后,企业认识到劳动力的供应不是无限的,而对技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更为迫切的需求,就使得企业开始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意识和意愿也都由此增强。以往的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现在变成了“两头都热”,这就为高职院校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有望改变以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刚刚颁布的“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

6、也看到了这一点,并将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之一。具体来说,“用工荒”对校企合作形成以下有利的影响。(一)“用工荒”促进了顶岗实习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工作的开展。由于用工短缺,企业现在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学校派遣学生去企业实习,以解决岗位人手短缺的问题。这就为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联合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以前顶岗实习存在的监控管理不到位、学生大多沦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二)“用工荒”推动了“冠名班”、“订单班”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和实施。“用工荒”使珠三角企业认识到,为了得到持续的人力资源供应,和学校联合开展“冠名班”、“订单班”

7、的人才培养工作,既可培养“上岗即上手”的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又节省了企业的招工成本和培训成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三)“用工荒”推动了教师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用工荒”使得人力成本大幅上扬,企业雇用研发人员的成本更是水涨船高,这就为教师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用工荒”之后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面对“用工荒”为校企合作带来的有利影响,高职院校应审时度势,及时抓住和把握这一契机,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和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