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习题

《中国抗日战争》习题

ID:40575513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4

《中国抗日战争》习题_第1页
《中国抗日战争》习题_第2页
《中国抗日战争》习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抗日战争》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1.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日本发动了()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自治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逼蒋抗日B.联蒋抗日C.反蒋抗日D.杀蒋抗日4.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5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其理由在于()A.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B.张学良、杨虎城停止了“剿共”军事行动C.英美迫使蒋介石接受抗日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平原大捷C.镇南关大捷D.青浦大捷7.下列有关淞沪会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历时3个多月,上海失守B.是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一次大会战C.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8.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是以下哪国所犯的滔天罪行()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9.

3、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A.8月15日B.9月2日C.9月9日D.10月25日10.抗日战争胜利年后,被日本割站50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是()A.香港B.澳门C.台湾D.东北二、材料解析题11.材料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材料二“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材料三“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请回答:(1)上述材料各出自何人之口??(2)材料一中的人物为抗日进行了什么活动

4、?(3)材料二中“家仇国难”是指什么?他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材料三表达了对什么政策的不满?(5)上述三则材料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主题?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这一主题相吻合?为什么?12.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介石致张学良电材料二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自卫

5、抗战声明书》1937年8月14日请回答:(1)材料一是指什么事件?蒋介石当时实行什么政策?结果如何?(2)材料二是在什么事件后发表的?蒋介石的政策有何变化?(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蒋介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单项选择:1.A2.B3.A4.B5.A6.A7.D8.C9.A10.C二、材料解析:11.(1)吉鸿昌张学良何香凝(2)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长城沿线抗击日军(3)家仇国难分别是指1928年6月日本谋害其父亲张作霖和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并不断侵略、进逼关内。张学良之所以发动西安事变,其根本原因

6、在于张学良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4)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不满(5)抗日救亡。不吻合。蒋介石对外妥协退让,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压制抗日救亡运动,对内则调集重兵“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原因是蒋介石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其反动的阶级本质决定了他置阶级利益于民族利益之上。12.(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日本占领我国东北三省。(2)八一三事变。由不抵抗到抵抗。(3)政策变化的原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和英美

7、在华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