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

ID:40575990

大小:333.0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4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_第4页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27记承天寺夜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复习课件《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交相辉映四季消散坠落鱼确实再欣赏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这篇短文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字“

2、子瞻”,号“东坡居士”,“”之一。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唐宋八大家北宋回顾作者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想要门高兴的样子考虑于是,就一起到、在原来是只是清闲的人罢了形容水的澄澈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像积

3、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赏析:此句运用比喻,将澄澈的月光比做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做交错相生的水草,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名句赏析作者情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含义有哪几层?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一是指生活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政务清闲,具有远大抱负却抑郁不得

4、志的人。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专项练习1.我国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______,其弟________、其父_______。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①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②遂至承天寺遂:______③怀民亦未寝寝:_____④相与步于中庭相与:_____苏轼苏辙苏洵考虑,想到于是,就睡觉共同,一起·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

5、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4.阅读理解。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5.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