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

ID:40578486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二次小考(第周)命题老师:考试时间:40分钟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3分,共72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来源:学§科§网Z§X§A.人们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B.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C.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

2、让制2.由于地理沿革的变化,西安曾有许多的名字,其中它在西周时曾用名()A.殷 B.洛邑 C.亳 D.镐京3.一位古人生于公元前948年,用世纪和年代表述应为()A.公元前9世纪40年代 B.公元前8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9世纪40年代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商汤 D.周文王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

3、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其发生的根源是西周的()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的最好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8.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推广9.《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战国 B.商朝 C.西周 D.春秋510.战国

4、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11.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12.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耕作方式,这种方式最早形成于()A.原始社会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时期13.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表现在()①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③周王室地位下

5、降④人口的大量增加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4.《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  ②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  ④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史书《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的大事主要是()A.祭祀与发展农业 B.农业与打仗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 D.祭祀与打仗16.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6、)A.尊王攘夷  B.卧薪尝胆    C.退避三舍    D.围魏救赵源:Z,xx,17.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8.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

7、国的变法和强大19.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0.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A.周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521.“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2011年两会关于教育的热门话题。在古代,提出和实践教育公平的教育家是()A.黄帝 B.墨子 C.孔子 D.韩非子2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

8、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3.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A.四羊方尊    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