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

ID:40580819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_第1页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_第2页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_第3页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_第4页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_第5页
资源描述:

《y_“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 74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哇”背后的思考姓名:陈玮玮性别:女职称:小教高级学历:大学专科通讯地址: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技大学附小单位:中国科技大学附小电话:3606400-8145(O)13955109152邮政编码:230026Email:kdwwchen@mail.hf.ah.cn上学期,学校进行全校教学大比武,老师各显神通参加赛课,听了不少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课,印象颇深的是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往往在呈现的当儿即能引起课堂上来自学生的一片“哇”声,不仅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也令听课的老师眼睛一亮,可是很多这

2、样的课现在再回想起来,能在我脑海中留存多少精彩,我感觉倒是遗憾多于精彩,真的为那些老师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觉得可惜了。上学期听的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就是这样的一节课。一、引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想不想去?(播放香港旅游宣传视频)随着快节奏的音乐,另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展示,学生沉浸在教师所展示的画面中,“哇”声不断。在进入课文之前展示香港旅游视频,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预设的情景中,并且通过视频和老师的介绍将学生带到了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引入部分的设计

3、是精彩的。5教育叙事研究(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生齐读。师:你对香港的整体印象怎样?用两个简洁的词来概括。生:美丽、繁华。师:课文通过那些地方体现出来的?生: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迷人的沙滩浅水湾(课件出示)东方之珠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美丽繁华繁华的街市铜锣湾学生读过课文第一段之后,我认为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说的是什么?”等与课文内容联系较紧密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展开说出来,而上面这位老师对这个环节的设计

4、,明显让人感觉老师的牵引过多了,同时,在对整个课文没有整体了解之前,预设的板书显得过于牵强了。二、新授部分师:同学们,我们就要开始香港之旅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生:去海洋公园。师:好,我们就先去海洋公园,和那里的动物们见见面。(播放海洋公园的视频介绍)师:看完短片,你想说什么?生:……5教育叙事研究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老师播放海豚、海狮表演视频的时候,又使用了快节奏的音乐,热闹的解说,赢得了学生的一片“哇”声,可是上课老师没有想到,这是一节语文课,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精美、形象直观的课件让课

5、堂锦上添花,但是,课件,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语文课堂上应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读懂文本,读出学生自己独特的体会,这才是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在这部分的教学中,上课教师用视频代替学生的体验,用直观的画面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想象,解读文本的时间不够,分析理解不到位。在随后分析其余三自然段中,上课教师也同样用了大量的图片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压抑住学生的想象力,以图片代替讲解,老师的引导不够,启发不足,朗读时间不够,朗读层次较浅。三、总结部分师:学完课文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生:香港

6、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啊!生:老师,为什么把香港叫做“东方之珠”呢?师:香港在祖国的东方,土地面积很小,就像一颗珍珠一样,所以称为“东方之珠”。“生:老师,为什么把香港叫做‘东方之珠’呢?”这个问题显然是学生在学习课文后产生的疑问,是一个绝好的课堂生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生成,带领学生将全文串起来,美丽使香港5教育叙事研究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香港是我们祖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连接着祖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它的繁华,它的重要使它成为“东方之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出上述意

7、思,从而完成对课文的总结、升华。十分遗憾,上课老师备课没有备仔细,以至在课堂上白白失去这样一个绝好的生成,总结部分因上课老师的准备不足而显得平淡。这节课结束后,我想了很多。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上课运用了课件,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而上公开课,按要求是要有课件的,并且课件还作为评分的一部分。可是听了不少课,我发现有些老师上课时课件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把上课教师手脚牵住了,因为课件是死的,课堂是活的,老师无法预见课堂的生成,只能按照课件的步骤来上课,让课件牵着学生

8、走,牵着课堂走。但是,课件,无论多么精美的课件也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无论上什么课型的课,都不能也都不应该让其束缚我们的思维和手脚,从而让我们失去创新和课堂预设情境中的创新。我曾有幸听过不少特级老师的课,他们大多数上课就是一支粉笔,装备可谓寒酸,但是他们也能上得满堂生辉。可见有一堂好的课,并不是看你的课件做得是否精致,而是看你是否能把握课文,恰当地运用课件,达到使课堂增色的目的。上面我听的那节课,就是因为课件过多,过繁杂,因而,导致“辅助”效果的不佳,没有达到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学生热热闹闹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