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

ID:40581250

大小:867.7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4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_第1页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_第2页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_第3页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_第4页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经济学》课程报告题目: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目录一、中国劳动力供需状况11.“供需双降”12.劳动力供需四大不平衡2二、妇女劳动力21.妇女劳动力现状22.对妇女劳动力市场的建议3三、大学生就业31.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2.对策建议4四、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劳动力需求4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42.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现状63.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影响64.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对策6中国劳动力供需关系摘要:劳动力供需,即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量报酬的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或家庭为社会提供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

2、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中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人口数量大,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供需处于理想状态。比如说:“供需双降”,供需不平衡现象存在,人口老龄化、妇女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新兴经济行业人才需求等,都影响着中国的劳动力供需关系。关键词:劳动力供需,妇女就业,大学生就业,互联网行业人才一、中国劳动力供需状况1.“供需双降”是指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劳动密集型企业用人意愿不足,以及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呈下降趋势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的结果。从需求端来看,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要求在提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意

3、愿不足。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很多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产业逐步被淘汰。在新增岗位数量规模下降的同时,新的经济增长点却没有释放出预期潜力,加之日益加大的成本压力,都可能降低企业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供给端看,适龄劳动力人口呈现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4年,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减少,也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因素。72.劳动力供需四大不平衡1)就业机会的地区分布不均,东

4、部地区的在线职位数量最高,而人口大省多为中西部地区。2)城市分布不均,一线城市的就业人数最多,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上升,但二三线城市人才外流的现象比较突出。3)行业分布不均,在国家政策和新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景气程度最高,但传统服务业、制造业、能源、矿产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持续低迷。4)企业规模分布不均,微型企业的就业景气程度最高,人才需求最旺盛,但受到雇主品牌、福利待遇等因素的制约,人才供给面临不足,中小企业人才需求较多,竞争也最激烈,大型企业的招聘需求放缓,竞争同样激烈。二、妇女劳动力1.妇女劳动力

5、现状1)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对于男性下降更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仍相对较高。2014年,与世界女性劳动参与率平均水平50.3%相比,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依然要高出约14个百分点。2)劳动力市场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因为女性的生理特征及个人身体素质与男性有差距,女性在就业方面弱与男性。在薪酬方面明显低于男生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4351元,女性仅为3896元,比男生低495元。3)女性为家庭放弃个人发展比例高:“全面二孩”政策也增加了女性家庭与工作间的矛盾。许

6、多青年女性为了家庭而放弃个人发展机会。4)互联网为女性创造更多弹性工作岗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一些网店平台出现,淘宝、微商等,大部分为女性在做。72.对妇女劳动力市场的建议Ø政府完善法律体系,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Ø政府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平等参与机会;Ø国家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女性创业就业;Ø企业应加强社会责任,营造男女平等就业的环境;Ø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交易的监管,以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三、大学生就业2014年在校大学生签约率情况数据来源;第十二届中华英才网《中国大学生最佳雇

7、主调查报告》1.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劳动力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在学校基本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机会少,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等;2)就业准备不足,离职率高,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很好地规划,没有及时转换角色,眼高手低的心态也导致离职率高;71)就业期望与现实需求脱节;例如,大学毕业生普遍更为偏好在党政机关及国企等体制内单位就业,但现实是,新增就业岗位绝大部分来自于民营经济;2)人才流动受到限制,地域限制、经验歧视、行业性垄断等都会限制大学生人才的流动。2.对策建议Ø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Ø高校

8、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Ø政府学校应鼓励多渠道就业Ø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四、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劳动力需求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由以上数据可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从2010年的34.3%增长到2015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