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知识点

七下历史知识点

ID:40584345

大小:8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七下历史知识点_第1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_第2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_第3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_第4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册中考指南知识点整理单元中考指南例题课程标准教材考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一、选择题1、“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誉,其修建于(P35)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P35)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访日的最后一天,参观了有着唐朝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唐招提寺。下列那一事件最能说明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P35)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六次东渡C玄奘西游天竺D郑和七下西洋4、复旦大学钱文钟教授在

2、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个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是写照。”这位伟大的僧人是(P35)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5、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P36)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C繁盛与危机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写了唐朝哪一个皇帝在位时的繁荣景象?(P63)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二、非选择题1、以艺术形式反映历史,离不开各类史料的收集和使用。某班计划编演贞观之治历史短剧。请你帮忙完成下列

3、任务。(P36—37)(1)第一组同学设计以下三幕情节,它们分别体现了“贞观之治”哪些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第一幕①房玄龄足智多谋,杜如晦处理果断,唐太宗认为这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委以重任。第二幕②唐太宗想在洛阳修建宫殿。魏征上书,君王不能为了个人享乐而役使天下百姓。唐太宗接受,停止了工程。第三幕③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2)第二组同学找到了下列道具。从历史常识来看,不可能出现在贞观年间的是(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4、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6)了解长城、大运河,了解唐诗1.大运河: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

5、内容,评价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贞观新政;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贞观新政: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⑴改革赋役制度⑵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修订法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⑷完善科举制。3.武则天: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史

6、录》;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如姚崇、宋璟、狄仁杰;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5.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定义即特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内容: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7、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6.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