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

ID:40593856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4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_第1页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_第2页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_第3页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_第4页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4)第1次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4》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2、第一次文代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3、第一次文代会上,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4、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5、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在北

2、京举行。这次会议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定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6、1954和1955年,毛泽东先后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和胡风及其所谓“反革命集团”的批判运动。7、50年代毛泽东发动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后来上升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对整体的“反右倾思想”的批判运动。8、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9、“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如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王任叔)《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等。10、在“双百方针”鼓

3、舞下,文坛提出了“干预生活”的口号,文学创作呈现勃勃生机,出现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以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等作品。11、1958年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同时期兴起的“新民歌运动”正是“大跃进”在文学领域的体现。12、1958年“新民歌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8万余种民歌选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和周扬主持选编的《红旗歌谣》。13、在“新民歌运动”全面开展过程中,毛泽东的所谓“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被定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也是文学工作者惟

4、一应该遵循的创作方法。14、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该剧“为彭德怀翻案”,“反对三面红旗运动”,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成为“文革”的导火线。15、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后形成《纪要》。《纪要》的核心是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宣称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目标直接指向“文革”。16、1966年5月,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阐述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5、;这两个文件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文革”全面发动的标志。17、“文革”期间,《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18、在“样板戏”的推行过程中,形成了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9、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的小说,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二、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即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这次大会代表着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

6、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文学工作者的“会师”,标志着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并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解放区文艺所代表的方向为当代文学的方向。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101、“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提出曾对文学创作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2、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三、简答题1、“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答: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

7、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使人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第3-4讲1949-1978年间的诗歌一、填空题1、在建国初的几年,比较重要的诗作是抒写开国大典的诗歌,代表作有: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时间开始了》等。2、十七年时期的诗歌绝大多数是颂歌或带有颂歌倾向,新民歌运动影响最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