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

ID:40607770

大小:41.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4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_第1页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_第2页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_第3页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_第4页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旗漫卷西风烈——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通常所称的长征一般是指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此外先后从各根据地出发到达陕北的还有红25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等。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具传奇性的战略大转移之一。由于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长征中留下的文献档案很少,关于红军使用的武器更是没有留下任何直接资料。笔者搜集了大量我军将帅回忆录、传统教育资料、地方史志和国际友人关于长征的著作,将散落于其中的那些一鳞半爪的资料综合写成本文,希望能对读者还原历史、了解长征中红军轻武器的使用情况有所帮助。红军出发时的

2、实力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开始近一年后,中央苏区已经陷入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红军不得不着手开始准备即将到来的大转移。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开篇这样记叙道:“1934年春夏进行的一场特别征兵运动是这一计划的组成部分,即恢复红军的力量,动员江西地区现有的一切人力……车间开始修理枪支武器,生产新的手榴弹,从战场找回了子弹壳,重新装上火药和铅头,铅用完了,就用木制弹头。……”考虑到离开根据地后补给的困难,这种准备同样包括武器的调配,较好、较新的枪支被集中到主力红军手中,较差的则换给赤卫队和游击

3、队。延安时期的陈云同志。他于1935年在莫斯科期间以化名发表了《随军西行见闻录》等多篇文章,是最早出现的记叙红军长征情况的资料。根据1934年10月8日的统计,从江西根据地出发的中央红军包括军委第1、2纵队,红一方面军第1、3、5、8、9军团在内,总兵力共8.68万人,这支庞大的部队只装备有步马枪29153支、迫击炮38门、重机枪357挺、轻机枪322挺、手枪3141支、冲锋枪271支。虽然8.68万人中有相当数量的机关、后勤人员,但很多作战部队还是没有足够的枪支,因此又携带了6101根梭镖、882把大刀作为补充。这些武器不仅种类繁杂

4、,而且配件不全,步马枪中只有60%配有刺刀,长征开始后更是难以保证必要的维修和保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武器的作战效能。而更大的问题在于枪弹严重不足,红军只携带了步马枪弹141.8万发,平均每支枪只有40余发,而且其中多半是红军兵工厂自行复装的,不能用于连发武器,而机枪弹仅有22.3万发,几乎连一场稍大的战斗都不能支撑。其它几路红军的装备情况与中央红军大体相似,例如后来的西路军,尽管是由总体实力较雄厚的红四方面军中的红5、9、30军及骑兵师、妇女独立团等组成的,但全军2.1万人也只有8000多支枪,每支枪只有5到25发子弹。这些不

5、多的武器在中央红军突破4道封锁线后已经消耗大半,而此后长达一年的漫漫征途中,红军的武器弹药几乎全靠作战缴获,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平均每天行进30多公里、一天一战的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红军的敌人红军的武器与他们的敌人相比,孰优孰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因为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敌人除南京政府方面的所谓中央军外,还有至少10个以上的地方军阀部队。虽然经过了1928年的“编遣会议”,但红军的敌人仍然是由名义上统一在南京政府旗帜下的各个割据势力组成的,由于各自的财力和武器来源不同,装备和训练水平也有很大差距。中央军所部装备自然是

6、最好的,因为他们拥有大部分国家财政收入、港口和上海、金陵、汉阳等近代化兵工厂,象中央军的三三制部队中,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步枪80余支,每营有装备一个装备6挺重机枪的重机枪连,还有一个配炮2门的营属迫击炮排。东北军、滇军和晋军则是地方部队中装备较好的。东北军拥有曾是远东最大的东三省兵工厂,并自外国购进大量先进武器,因而实力雄厚,象红军在陕北遇到的东北军第57军,每连有轻机枪9挺,每营有一个重机枪连,每团有迫击炮连和平射炮连各一,火力可与中央嫡系部队媲美。曾赴贵阳“救驾”的滇军孙渡纵队每连则有轻机枪12挺,重机枪配置到团部,旅部直

7、辖迫击炮、重机枪各一连,这些全系购自法、捷、比三国,在武器质量上甚至还超过中央军一筹。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会理采访红军长征的见证者。他在1980年代所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是解放后国内外关于长征最权威和最全面的著作之一。而川、黔以及青海、甘肃的地方军阀与前者相比,实力和武器装备则要落后得多,这也是红军决定向上述地区转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作为突破乌江、四渡赤水等重要战役发生地的贵州,地方军阀王家烈、侯之担部不仅人数少、装备差,而且嗜吸鸦片,战斗力极弱。出于长期割据的目的,他们也在黔北重镇赤水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即1924年军阀周西

8、城以原“官炮厂”为基础扩建成的赤水兵工厂,该厂实行“公督商办”的股份制,内设枪、弹二科,鼎盛时有2、3千人,除步枪外,还生产冲锋枪、马克沁、三十节式机枪及各种弹药,不过质量粗劣。中央军入黔赶走王家烈后,该厂交由四川军阀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