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

ID:40610194

大小:18.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5

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_第1页
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_第2页
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的“偷懒”艺术引言:俗话说:“勤快的教师,培养懒惰的学生”。现实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边是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的老师,一边却是在讲台下面昏昏欲睡、表情木然的部分学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事必躬亲,才养成了学生懒动脑、怕动手,被动依赖的“坏习惯”。那么,如何消解这种现象呢?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有些“偷懒”艺术。  为什么要掌握一些“偷懒”的艺术呢,因为教师太“勤”,“往往会以偏概全”,适得其反,实际上并非是一件有益的事。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1、教师太“勤”会引发低效,甚至会产生负效。  教师若

2、思路混乱,讲课逻辑不清,班级管理前后矛盾、标准不一,教师越勤劳,学生越无所适从。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勤劳”实质上仍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考虑怎样做效果最好,只觉得如果不做点儿什么自己心里不踏实。最终,教育的目的成了让自己觉得踏实,而并不是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真正对学生有帮助。此种“勤劳”,不要也罢。  2、不必要的“勤”反而抑制学生能力发展。  如果教师大包大揽,怕学生犯错,对学生的每一步都控制,学生最终被训练得只会被动等待,乃至要看教师脸色行事。网络上有一幅漫画发人深省:一个天使模样的孩子

3、翅膀折断了,他无奈地对他的父母说:“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却问我为什么不会飞!”而他“勤劳”的父母,手里正拿着一把剪刀。教育工作者应该警醒,当我们自以为十分勤勉的时候,是不是也正拿着剪刀在剪孩子的翅膀?  所以,这样的“勤”其本质更多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正确的甄别。正是相对于这样的“勤”,才有了下面的“偷懒”艺术。一、教师“偷懒”实为“勤”  其实“懒”老师的“懒”仅指课堂上的少讲,其他功夫不但不少下,反而更多。 1、教师首先要“蓄水”。课外吃透教材,备好学生,联系实际,将教学要素装满脑袋是教师平日的“蓄水”工作。教师要做到

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倒一滴水,必须拥有一桶水。” 2、.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告诉学生学习要充分主动,绝不能只一味的依赖教师。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查阅搜集资料。3、充分利用和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教师一定要拿出时间或者准备好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那些自己能看明白并能掌握的知识。4、真正信任学生。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让学生去做,去说。必要时,教师还是要做到对学生确有疑难的问题和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的点拨,

5、真正起到“导”的作用。  5、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进行读、说、写、做、演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只做引导者、观众、点评者。6、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和技巧。在给学生讲题时,不就题讲题,注意多讲规律、方法和技巧性的东西。引导学生做题时,不就提做题,要用心琢磨出题者的意图,考查知识的方式方法和规律。 7、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问切要难易结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答对,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教师也要让自己的大脑“勤”起来。教师要不断

6、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常研究、琢磨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是否得当,效果如何?当效果不理想时,及时调整,甚至大胆尝试新方法,勇于革新。二、教学“偷懒”有策略(一)、授课时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放矢”,“的”就是学生的“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及时将疑难点记录下来,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这些疑难点进行备课、授课,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引导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7、。课堂上教师仅仅出示核心问题,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教材,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探讨这些问题。当问题答案在学生脑海里明晰起来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被学生们掌握了。(三)、提供一方舞台学生也可做“先生”1、由学生讲解知识难点  教师可以尝试让那些已经听懂课的学生做回“小先生”。通过老师搭建平台,让做对的学生讲解其解题思路和步骤,满足了“小先生”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又能获得其他学生的认可,从而激发了这位同学的学习动力。同时,这种形式也让学生倍感新鲜,活跃了课堂气氛。2、引导学生参与作业讲评  批改作业本时,教师不妨也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讲

8、评中来。让学生参与作业讲评,并且要求其讲出解题思路,这实际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能得出答案,而且还要清晰地讲出答案的来龙去脉。3、将“问题的皮球”踢向学生  教师适时地将“问题的皮球”踢向学生,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