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物特产2

中国的风物特产2

ID:40610423

大小:5.94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8-05

中国的风物特产2_第1页
中国的风物特产2_第2页
中国的风物特产2_第3页
中国的风物特产2_第4页
中国的风物特产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风物特产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导游基础知识》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陶瓷器,丝织刺绣品和名茶定义:陶瓷器是陶瓷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中国的瓷器古董景德镇的历史景德镇官窑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工匠,而且在烧造中不惜工本,对提高景德镇的制瓷技术、瓷器质量,促进陶瓷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房四宝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获得了全世界的喝彩,而开幕式中所展现出的中国千年灿烂文化令人着迷。四大发明尽数亮相,其中首先出场的就是文房四宝之一——纸。据博

2、古斋的业务顾问陆国强介绍,旧宣纸、旧皮纸等旧纸的价格已经比前几年翻了好几番。除此以外,今年文房清玩的整体拍卖情况都不错。在今年春拍中,文房清玩专场的场次明显增加,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西泠印社、长风拍卖等均推出相关专场。同时,文房清玩的成交率也不错,博古斋文房雅玩专场成交率接近80%,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为69%。西泠印社上海办事处主任袁慧敏认为,随着奥运会的召开,这些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文房用具的价值将逐步显现。文房四宝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湖笔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3、,湖笔之乡在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又称蒙溪。善琏毛笔为何如此精良?有一传说是可信的: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和尚,曾住善琏永欣寺,擅长书法,求书者门庭若市,写秃毛笔随即埋在庙旁,名“痊笔冢”。解放前还留有遗迹,有千字文传世。智永和尚在善琏与笔工切磋技艺,使毛笔精益求精。自此,历代名师辈出。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有一首诗说:“湖州湖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

4、如珍珠。”足见湖笔的名贵。湖笔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字,就是笔头尖端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内行人称它为“黑子”。“黑子”的深浅,体现锋颖的长短。湖笔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善琏湖笔的成名,与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密切关系。号称“日书万字”的湖州人赵孟頫,他对当地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载:他曾要人制笔,一管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和繁复。湖笔具备尖、齐、圆

5、、健的特点,称为湖笔的“四德”,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徽墨古代文人与墨朝夕相处,对墨自然产生特殊的感情,藏墨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   墨据《述古书法篡》记载:西周“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早在汉代就有人用松煤制墨。今陕西千阳县就是当时著名的产墨区。汉代制墨枝术已有相当大的进展,宫廷特设专门掌管纸、墨、笔、砚的官员。到了初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唐末著名墨工奚超、奚廷洼父子因避战乱从易州迁居安徽歙县,重操制墨生涯,改进了捣松、和胶枝术,终于制出了“丰肌腻理,光

6、泽如漆”的佳墨,深受南唐李后主的赏识,并赐给国姓,改姓李,从此“李墨”名闻天下。到了宋代有了松烟和油烟制墨的两种方法,制墨的地区从歙县扩展到整个徽州地区,“徽墨”之名由此而来。到了明代,出现了邹格之、方瑞生、程君房、罗小华“四大名家”,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当时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县,歙县之墨推曹氏”之说。徽墨墨的品种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油烟和松烟墨,此外还有油烟和松烟混合制造的油松墨、茶墨、和彩墨。油烟墨质地坚实、细腻、耐磨、色泽乌墨发亮,但用胶量较重。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色黑

7、,但缺少光泽,胶轻质松,入水易化。好墨具有“质细、胶轻、色黑、声清”的特点。梁启超收藏的徽墨古墨砚“文房四宝”砚为首在“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砚台无疑是最具“分量”的,可从材质、形制、雕工、铭文等多个方面进行欣赏和收藏,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砚台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用品,最能体现文人的情怀,砚台上的铭文或记录了砚台的来历,或是砚台主人兴致所至写下的诗句,使砚台极具人文观赏价值。端砚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

8、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端砚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