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

ID:40631749

大小:3.0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05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_第1页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_第2页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_第3页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_第4页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在《梦溪笔谈》第十八《技艺》中详细记载了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所总结的活字印刷术。“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雕版印刷术的缺陷从理论上来讲,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为先进。雕版印刷术花费的精力更多,每本书都需要刻版。每一版,不能出现任何错误。一旦出错,就必须重新雕刻。重印时,如果需要改动一个字,就要全部重刻。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活字印刷术的活字可以重复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印刷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原材

2、料。从长远来看,活字印刷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印刷效率。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虽然可以提高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而且他发明的胶泥活字也没有被保留下来。康熙年间木活字版本已经盛行,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是开始于乾隆年间的《英武殿聚珍版丛书》为了印制该书,总共刻制了大小枣木活字253500个。最终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在我国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用木活字印书清代时,木活字技术因为清朝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古籍98%以上是雕版

3、印刷品,活字印刷品仅占1~2%。原因何在?政府方面图书的更新速度成本方面文字结构社会文化氛围中国传统排字习惯活字质量效益模式中国人思想政府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是经历封建大一统国家时间最长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击和压制其他思想的发展新生事物一出现就被官方所垄断,皇权贵族才能享受这些成果。图书的更新速度一本书的价值如果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数量优势使雕版印刷术的成本不比活字印刷术高多少。如果这本书得不到统治者的认可,那么不仅书籍无法面世,作者也会因此受牵累。欧洲当时出版很多宗教刊物(新闻事业的前身),后来新闻事业诞生,使得活字印

4、刷术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在古式中国没有市场中国基本不需要的印刷繁多种类的书籍、报刊也没有发展的动力。成本方面使用活字印书的书坊和个体印刷者,如果想要使用活字印刷术,都要从制备单个活字这道工序开始。要制备一套活字,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印前花费时间太长。这对于急着印刷的书商来讲,是不可能的。木活字易坏,中国古代盐铁是官营的,金属材料不是那么容易流向民间。文字结构欧洲文字是由单个的字母构成。如今的世界语言英语,就是由24个字母构成西方的文字的构成字母数量少,书写简易,可以用模具进行大量的生产。我国汉字的总数量超

5、过90000字,常用字也可达到3000字,这无疑加大了使用活字印刷术的难度。社会文化氛围活字印刷的普及和推广需要全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大量的人可以读书识字。阅读文字产品成为一种普遍需要时,才会使活字印刷的方便、迅速和高效充分地发挥出来。文化普及之后也可以为活字印刷提供大量具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印刷工人。活字印刷术中,不识字的人几乎不可能进行汉字排版。但欧美是拼音文字,不识字也能完成暗自排版。中国传统排字习惯《梦溪笔谈》中说:“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中国古代文字的排列方式是以韵排列一个排字工,一看到书稿,就要知道

6、这个字念什么,才知道到哪个韵部去选字。还要在众多的各不相同的反字中,挑出所需之字。其文字功底必须十分扎实活字质量活字印刷要求字模必须要高低、大小一样,否则会影响印刷质量。在当时,只能手工制造的活字字模,是很难保证这一点的。毕升用蜡、松香、纸灰垫在活字下,然后加热的工艺,一方面是为了固定,另一方面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活字印刷在印刷品质量上,始终无法与雕版印刷相抗衡。活字印刷的印疮,在读书人看来是很难接受的,但是却又是活字印刷没有办法消除的。雕版在插图、版式诸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比较复杂的版式结构,用活字印

7、刷术很难完成。效益模式书坊,固然是商业化的书籍制造组织,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总体上微弱,而图书的市场又只是面向知识分子,这个人群在社会总人口里的比例很小。对商品图书的需求量虽然持续,对图书的数量和种类需求却很小。雕刻版便于保存,便于多次少量印刷适应了古代中国的印刷商品经济状况。政府部门主持印书、郡王自刻、贵族富绅自刻图书。不属于商品图书市场,往往对图书的外在形式和文字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不讲究经济利益。雕版术因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更能印刷出精美的书籍,得到了在非商品图书方面优先而广泛的应用。中国人思想中国人比较鄙视投机取巧的人,

8、再加上被统治者视之为“奇技淫巧”。中国把学问、书籍,看得很崇高,所以对待印书,国人是宁可烦琐,也不愿亵渎了。个人之见一项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的生产技术,必定是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活字印刷术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得到普及发展,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根源,只有通过深度挖掘,才能找到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