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产品MSDS

原料、产品MSDS

ID:40634281

大小:1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5

原料、产品MSDS_第1页
原料、产品MSDS_第2页
原料、产品MSDS_第3页
原料、产品MSDS_第4页
原料、产品MSDS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料、产品MSD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甲醇物理性质别名:木醇,木精。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微有乙醇样气味,易挥发,易流动,燃烧时无烟有蓝色火焰,能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互溶,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混合物,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溶剂混溶,溶解性能优于乙醇,能溶解多种无机盐类,如碘化钠、氯化钙、硝酸铵、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铵和氯化钠等。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极限6.0%-36.5%(体积)。有毒,一般误饮15ml可致眼睛失明。熔点(℃):-97.8  EINECS号200-659-6  Cas号:【67-56-1;170082-17-4】  MDL:MFCD00004595  Beil

2、stein:1098229  相对密度(水=1):0.79  折光率:1.3301  沸点(℃):64.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1  饱和蒸气压(kPa):13.33(21.2℃)  燃烧热(kJ/mol):727.0  临界温度(℃):240  临界压力(MPa):7.95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82/-0.66  闪点(℃):11  爆炸上限%(V/V):44.0  引燃温度(℃):385  爆炸下限%(V/V):5.5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易燃,燃烧时有无光的淡蓝

3、色火焰。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vol)。纯品略带乙醇味,粗品刺鼻难闻。有毒可直接侵害人的肢体细胞组织.特别是侵害视觉神经网膜,致使失明。正常人一次饮用4-10g纯甲醇可产生严重中毒。饮用7-8g可导致失明,饮用30-100g就会死亡。作用与用途  甲醇是最简单的饱和醇,也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它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涂料、染料、汽车和国防等工业中。 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杀虫剂、杀虫螨)、医药(磺胺类、合霉素类)等的原料、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之一、醋酸、氯甲烷、甲胺和硫

4、酸二甲酯等多种有机产品。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1]  用作基本有机原料、溶剂及防冻剂。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是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等领域,用来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氨、硫酸二甲脂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经常作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的溶剂。甲醇在深加工后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加入汽油掺烧。[7]  甲醇制二甲醚(DME)  甲醇制烯烃(MTP)  甲醇制氢(MTH)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

5、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6、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

7、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

8、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