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油田读书报告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

ID:40635831

大小:1.66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05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_第1页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_第2页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_第3页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_第4页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吐哈油田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一、区域地质概况2二、盆地构造格局21 基底结构与构造22 吐哈盆地的盖层构造格局33 盖层构造区及二级构造带划分33.1喀拉乌成构造区43.2博格达构造区43.3哈尔里克构造区43.4觉罗塔格构造区44构造演化历程4三、烃源岩发育5四、储集层、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61储层62盖层83圈闭83.1油气成藏特征8五、主要含油气区91台北西部七泉湖构造带92胜北洼陷浅层油气成藏112.1走滑断层与低幅度隆起匹配是成藏重要条件112.2断层与低幅度隆起的空间配置控制着油气成藏12参考文献13吐哈油气田读书报告吐哈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了艰难的

2、勘探过程,近十几年来有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勘探成果。吐哈盆地油气勘探截止到2000年底,先后发现39个正向构造带,440个圈闭,已探明150个圈闭额,共钻探井268口,发现前侏罗系和侏罗系两大含油气系统,7个含油气区带和23个油气田,建成350×104t的原油生产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勘探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区域地质概况吐哈盆地位于新疆东部,发育有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等3套生油层系,四周被华力西期褶皱带围限,其西北隅为北东东向的喀拉乌成褶皱带,北侧为北西西北东东向博格达褶皱带,东北侧为北西向的哈尔里克褶皱带,南侧为北西西向的觉罗塔格褶皱带。

3、盆地基底具有地块性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南缘,东北以克拉美丽麦钦乌拉缝合线与西伯利亚板块相接,南以艾比湖星星峡断裂带与塔里木板块相接,面积约为5.3×104km2。上述4个华力西期褶皱带对盆地内二级构造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博格达褶皱带燕山期以来,向南强烈推覆,开始大规模上隆,控制着盆地北部的构造发育;哈尔里克褶皱带影响着盆地东北部的构造发育;喀拉乌成褶皱带向盆地逆冲推覆,控制着盆地西北部的构造发育;觉罗塔格褶皱带从晚石炭世以来总体上处于隆起状态,存在着小幅度的区域性的沉降,影响着盆地南部的构造发育。二、盆地构造格局1 基底结构与构造吐哈

4、盆地的基底为具有二元结构的复合基底,即在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之上叠置了华力西期变质基底。变质基底与周边褶皱带关系密切,东部的变质基底与哈尔里克褶皱带一致,艾丁湖斜坡是觉罗塔格褶皱带向盆地的延伸,布尔加凸起是喀拉乌成褶皱带向盆地的延伸,台北凹陷的变质基底可能与博格达褶皱带一致。盆地基底的构造线以东西向为主体,并广泛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共轭断裂。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将盆地分割成大小不同的菱形块体。根据盖层的分布、构造格局和基底埋深,将该盆地划分为5大单元:吐鲁番坳陷、艾丁湖斜坡、了墩隆起、哈密坳陷和南湖戈壁隆起(图2-1)。图2-1吐哈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简图2

5、 吐哈盆地的盖层构造格局吐哈盆地是东西向的长条形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十分明显,分带性表现在从北向南依次为:构造变动强烈的北缘冲断带(喀拉乌成山前、博格达山前和哈尔里克山前)、长期沉降的中央坳陷带(吐鲁番坳陷、了墩隆起和哈密坳陷)、相比之下沉降幅度较小、沉降时期较短的隆起带(艾丁湖斜坡、南湖戈壁隆起)(图2-2)。图2-1吐哈盆地南北向示意剖面3 盖层构造区及二级构造带划分根据区域构造边界与盖层构造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可把盆地的沉积盖层划分为4个构造区,博格达构造区包括台北凹陷、托克逊凹陷东部和了墩隆起,以向南凸出的推覆构造为特征,哈尔里克构造区包括

6、哈密坳陷,以网状构造为主要特征,喀拉乌成构造区带包括托克逊凹陷西部和布尔加凸起,以北东北东东向推覆构造为特征,觉罗塔格构造区包括艾丁湖斜坡和南湖戈壁隆起,以北西西向构造为特征(图2-3)。图2-3 吐哈盆地盖层的构造区划分图3.1喀拉乌成构造区 喀拉乌成构造区的显著特征是NEE向的推覆构造,具有典型分带性,由根带、逆冲席、前渊、锋带和外渊组成。推覆构造向盆地内部扩展,形成了墩挤压背斜带。喜山期活动微弱,E-Q构造层中背斜不发育。3.2博格达构造区 博格达构造区发育NWW-NEE向的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和分段性,以鄯善一线为界,鄯善以西发育NWW向构造,东部

7、发育NEE向构造。同喀拉乌成构造区相比,博格达构造区的推覆构造影响范围大。局部构造发育,变形强烈,形成时间稍晚,从中侏罗世晚期持续到第四纪,控制局部构造和现今地貌的形成。3.3哈尔里克构造区 该构造区的构造发育具有非继承性,在五堡凹陷内,印支期NE向逆断层及其相关背斜之上叠加了燕山期的NW向背斜构造,构成网状构造格局,印支期以冲断作用为主,在NW-SE向压力作用下,形成NE向构造,三、盆地盖层沉积与发育,哈尔里克构造区的主要断层为NE向,主要背斜带为NW向。3.4觉罗塔格构造区 觉罗塔格褶皱带对盖层构造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弱,在艾丁湖斜坡与托克逊凹陷之间、哈密

8、坳陷与南湖戈壁隆起之间形成NWW向南倾的冲断带,觉罗塔格构造域内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