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ID:40641784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1页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2页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3页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4页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2、能力目标⑴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⑵通过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⑶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⑵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⑶通过师生互吐心声,让“心声”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六、教学及活动流程1、教学准备阶段⑴在设计好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素材,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⑵指导学生预习,包括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等。二、课堂教学活动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2、多媒体出示契诃夫《万卡》中万卡的图片,并配有《万卡》中的相应文字,提问学生。2、导入:契诃夫的《万卡》曾感动过许多人,一个小男孩儿读了《万卡》,勾起了他对往事深深地怀念,也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黄蓓佳的小说《心声》(出示课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进入情境。(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梗概。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发窘抽噎撇嘴道歉琅琅过瘾簪子窸窣恍惚2、指名2人复述故事梗概,教师根据复述情况,指导学生复述的技巧。3、师生共同总结。(出示行文脉络)公开课前(读课文)→回家路上(读课文)→次日放学(读课文)→公开课上(读课文)1、齐读

3、生字词,读准字音。2、快速浏览课文,复述课文。3、同桌讨论,填空,巩固对文章脉络的理解。加强基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三)精读课文,巩固心理描写写法,理解“心声”的含义。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2、与学生共同总结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1、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京京心理的各种描写语句,感情朗读并在小组中加以讨论分析,在班上交流。2、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提高朗读水平,又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心理描写:1、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心声;2、作者直接描述人物的心声;3、通过行动描写揭示内心活动。(四)结合师生实际,倾诉“心

4、声”。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倾诉“心声”,教师随机点评。2、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像李京京那样在课堂上勇敢地回答问题;也希望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作为教师,我也将努力做到公正、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像京京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学生各抒己见,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师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爱心,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五)布置作业出示作业:以李京京的身份给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像凡卡写的那样富于感情的信。(六)板书设计心声黄蓓佳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

5、)(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心声”:渴望亲情呼唤平等教学反思:这是我讲公开课时设计的一堂课,主要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小说主题的挖掘来设计的,所以就把重心放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对知识深入挖掘的情况下,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心声,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案结合课文,使学生依赖于自己和集体的力量,对课文把握得很到位,很全面,以及后面的谈心里话都说的很真实。整个授课过程详略有度,张弛合理,不仅让孩子们在故事的情节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老师的感情也能体现高潮的渲染。使人既紧张又充实。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6、:1、整个环节看起来很衔接,与故事的情节把握的很准,设计的问题很全面,但让人感觉到很太过于以至于面面俱到,听起来思路不很清晰,如能找到一个突破口,从一个切入点切入,就使文章由点到面,一条线串在一起,思路就很清晰了。2、讨论时问题涉及过多,使学生不易把握,容易造成顾此失彼,应该设计的问题适当少些。3、老师为了赶时间,讲课时语速过快,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听不明白或记不下来,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效率。崔永芳2014.6.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