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ID:40644080

大小:1.0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5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3•盐城)下列做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低碳生活,节约能源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将秸秆粉粹后制作板材D.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此题是关于环保节约问题以及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

2、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只要符合该理念的做法都是正确的,据此对选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B符合题意;C、将秸秆粉粹后制作板材既节约资源又可防止污染环境,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D、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结合节能减排和环保角度入手分

3、析各选项是否符合题意,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分)(2013•盐城)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品霉变B.瓷瓶破碎C.蜡烛熔化D.水结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食品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瓷瓶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熔化只是发生了状态变化,没有新物

4、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水结成冰只是发生了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2分)(2013•盐城)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 C.取用粉末状固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

5、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

6、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3•盐城)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 A.分子体积增大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个数增多D.分子间间隔增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

7、实际问题.解答:解:A、水加热后,分子体积没有变化.故A错误;B、水加热后,分子质量没有变化.故B错误;C、水加热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故C错误;D、水加热后,分子间隔变大.所以,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故D正确.故选D.点评:同学们要学会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反之,也要能通过宏观现象来证明分子的某些性质. 5.(2分)(2013•盐城)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

8、.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B、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其用途;C、根据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解答: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说法正确.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