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ID:40653940

大小:2.0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8-05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_第1页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_第2页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_第3页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_第4页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流考点课时检测专题八主干知识第1讲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必考点讲透常考点练清不一样的专题、不一样的学法高考试题对选修1内容的考查,多从实验细节入手,着重对实验操作过程考查。在复习时,从实验角度剖析每项技术把握其原理、材料、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复习建议如下:(1)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首先,要明确本模块的知识体系,建立对模块内容的整体认识。其次,可列出本讲与必修中的哪些内容有关联。另外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习题,挖掘本讲与模块内其他内容的联系等。(2)借助专题知识框架,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借助基本步骤流程图、过程示意图,

2、突破重点和难点。加强有效的训练,如默写流程图、背诵重要的过程和原理。利用教材中相应的流程图、示意图进行复习,能简明形象地理解和记忆相应的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试题中经常会以简述或填图的形式考查理解、应用原理和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过程中可以以默写或填写流程图、示意图,看图讲述过程的形式训练图文转换能力。考纲扫描考点播报1.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1.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计数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及灭菌技术3.果酒、果醋及腐乳制

3、作的原理、过程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2)腐乳的制作;(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培养(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①实验原理:纤维素分解菌4.微生物的鉴定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纤维素分解菌含纤维素培养基―→红色――→出现透明圈1.(2012·新课标全国卷)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4、。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和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

5、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1)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使用的培养基应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通过控制碳源这种营养成分,来促进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菌种纯化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3)当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后,可通过比较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来判断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分解圈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4)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常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瓶口等进行灭菌;用高压蒸

6、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试管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对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进行灭菌。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因为酒精灯火焰旁可形成一个无菌环境,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答案:(1)原油 选择(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比较项目内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原料选择新鲜、无烂籽粒葡萄(或苹果)豆腐大白菜、花椰菜等新鲜干净的蔬菜实验流程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制

7、泡菜:选材→配制盐水→装坛→发酵→成品测亚硝酸盐含量: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项目内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操作注意事项①材料选择与处理②防止发酵液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①材料用量②防止杂菌污染③控制温度及酒精含量①泡菜坛的选择②腌制条件(无氧)③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共同点都是天然的发酵,利用了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代谢产物的作用或直接获取代谢产物2.(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多选)()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

8、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解析:在果酒发酵的后期,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较前期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少,所以拧瓶盖的时间间隔可增大;当O2、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逐渐被分解并释放CO2,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