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ID:40666249

大小:1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5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_第1页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_第2页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_第3页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_第4页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关键词】剖宫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护理 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osis,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静脉血栓脱落时,血栓的全部或一部分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据文献报道,育龄妇女中,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DVT的发生率约高5倍,妊娠期DVT发病率为0.013%~0.050%,产褥期为0.061%~0.150%,而剖宫产进一步增加了发生产后静脉血栓的风险[1

2、,2]。因此,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孕妇产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争取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而治疗期间的护理尤为重要。2008年2月我院收治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24岁,孕1产0,体重75kg,身高160cm,因停经39周5d规律腹痛2h于2008年2月28日入住我院。平常月经规律,停经50d时出现恶心症状,同时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呈阳性,孕4月出现胎动,孕期平顺,定期产前检查,入院前1周B超示臀位,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8/mi

3、n,血压112/72mmHg(1mmHg=0.133kPa),呼吸20/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下肢无明显水肿。产科检查:腹围104cm,宫高36cm,胎位不正(RSA),骨盆外测量无异常,宫口开大1cm,先露为臀,宫缩规律、强度好,估计胎儿体重3800g左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69,淋巴细胞0.31,血小板182×109/L,红细胞比容(Hct)34%;尿蛋白(+);凝血功能正常,肝、肾功能无异常。临床经过:因臀位临产,

4、胎儿较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分娩一男婴,体重3850g。产妇术后常规使用静脉镇痛泵(PICA),恢复顺利。第2天拔除尿管,可以排尿后下床活动,体温正常,自述无不适;术后第3天晨起,诉右下肢乏力、轻微胀痛、压痛,活动后加重,查体体温37℃,右下肢肤色正常,无明显肿胀;术后第4天上述症状加重,双下肢周径相差>2cm,肤色对称,考虑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即刻给予低分子肝素50mg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输注抗凝。经彩超结果,临床诊断为右肢股深静脉血栓形成、腘静脉血栓形成,立即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5、并制动,用克林霉素1mg抗感染,低分子肝素(剂量同前)继续抗凝,尿激酶40×104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溶栓,丹参1mg静脉输注活血化瘀;连续应用上述治疗10d左右,待患肢病情明显改善,左右下肢周径相差<2cm,改用华法林3mg口服,每日1次,连用7d。复测左右下肢周径相差<1cm,局部无胀痛、压痛,可下床活动,1周后双下肢无明显差异,出院随访。2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经历手术,并出现并发症,致使病人长期卧床,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病人明显存在对治疗及预后的焦虑和恐惧,而且难以接受。适度的知

6、识宣教和缩短巡视间隔可有效地减轻病人心理压力。针对家属,知识宣教尽可能讲解并发症康复的转归过程和注意事项,勤观察,每次仔细观察后发现无异常后给病人肯定的答复,使病人逐渐放松心态释放压力。2.2常规护理①卧床休息1周~2周,避免活动、用力排便,严禁按摩,防止血栓脱落;抬高患肢20°~30°,使下肢高于心脏水平,可以改善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3]。开始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②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和颜色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颜色加深、皮肤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

7、通知医生,积极处理。每日测量患肢周径变化并记录,以观察用药疗效及进展。③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品,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病情。④避免碰撞病人。⑤恢复期护理: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穿医用弹力袜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2.3用药护理①溶栓治疗的护理。病人采用尿激酶溶栓,用药后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使其活动度维持在20%~3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正常的1.5倍~2.0倍,严密观察

8、有无皮肤皮下黏膜出血,有无尿血、便血现象发生,注意意识、瞳孔变化,警惕脑出血的发生。②抗凝祛聚治疗的护理。采用肝素抗凝治疗,用药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20s~30s;祛聚治疗采用华法林。2.5栓塞症状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栓子脱落易梗阻肺、脑、肾等脏器,以肺栓塞最为严重,临床护理时要注意观察病人意识、咳嗽、胸痛、口唇发绀、咳痰带血等症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