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

ID:40668061

大小:16.86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8-05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_第1页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_第2页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_第3页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_第4页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学第4章工模具用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工模具用钢按其用途可分为刃具钢、模具钢和量具钢。刃具钢可分为碳素钢、低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模具钢根据工作状态可分为热作模具钢、冷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量具钢用来制作量规、卡尺、样板等.用来测量工件尺寸和形状.4.1概述1、工具钢成分与性能特点主要矛盾韧度和耐磨性间的合理平衡→基体成分和K的性质、数量、形态和分布。成分组织一般含0.6~1.3%C→M+足够数量K。M硬度高、切断抗力较高、耐磨性好。什么M?Cr、W、Mo、V等:↑淬透性、耐磨性和热稳定性;Mn、Si辅助加入:↑淬透性,回稳性第二相K→球状、细小、均匀分布。工艺特点锻造→球化退火→不完全淬火淬火工艺参数

2、要求严格。变形开裂倾向工艺措施热应力组织应力变形开裂分级加热、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双液淬火;零件设计与其他工艺措施等模具增加工艺孔减少变形开裂2、工具钢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强度塑性静弯或扭转试验→弯曲强度、挠度和扭转强度、扭转角;?韧度硬度热稳定性一般采用无缺口冲击试样?一般硬度60HRC以上,K可适当↑硬度2~3HRC对高速钢,通常就是红硬性淬透性断口法→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端淬法→合金工具钢,以端淬曲线上60HRC处距水冷端距离表示。淬透性作用强弱顺序:Si、Mn、Mo、Cr、NiMe↑淬透性,只有溶入A中,才起作用;Me作用随钢中含碳量而变化,如Si。工具钢淬透性

3、随热处理条件而变化,如V注意点Si对不同含C量钢的淬透性影响V在不同淬火温度时对淬透性的影响4.2碳素钢及低合金工具钢1、碳素工具钢T7~T13做低速切削的刃具和简单的冷冲模。淬透性低,断面尺寸小于15mm的工具。T7有较好塑韧性,宜做受冲击的刃具,如凿子等;T8易过热,制造形状简单的木工工具等;T10、T12耐磨性较好,强度高,但韧度低,制造不受冲击或冲击较小形状简单的工具,如车刀、铣刀等淬火冷却方式常用水-油双液淬火、分级淬火.成本低、工艺性能好、用量大。2、低合金工具钢淬火工艺T淬为Ac1+30~50℃油冷,熔盐分级淬火,等温淬火(B等温淬火和M等温淬火)一般组织含碳

4、量0.5%~0.6%的M+未溶粒状K合金化Cr、Si、W、Mo、Mn、V等元素,↑耐磨性和回稳性,↑淬透性→采用缓冷方式,↓变形开裂Cr:1%左右,细化K,均匀分布;Mn:主要↑淬透性;Si:↑低温回稳性,Si强化F,↓切削加工性,↑脱碳敏感性,不单独加入;?W:0.5~1.5%,W含量太多→K类型转变,且使K分布不均匀,恶化性能。V:↓过热敏感性,细化晶粒,↑回稳性合金元素具体作用9SiCr:①Si/Cr↑淬透性,D油<40mm;②Si/Cr↑回稳性,~250℃回火,>60HRC;③K细小、均匀→不容易崩刃;④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处理,变形较小;⑤Si使钢的脱碳倾向较大。适

5、于制作形状较复杂、变形要求小工件,特别是薄刃工具,如丝锥、扳牙、铰刀等。CrWMn:①Cr、W、Mn复合,↑淬透性,D油=50~70mm;②AR在18~20%,淬火后变形小;③含Cr、W碳化物较多且较稳定,晶粒细小→高硬度、高耐磨性;④回稳性较好,>250℃回火,<60HRC;⑤W使碳化物易形成网状。适于制作要求变形小、耐磨性高的工件,如拉刀等,也可做量具及形状较复杂的高精度冲模。9CrWMn?1898年就有含W钢,1910年生产了W18Cr4V。近几十年来,高速钢的产量、品种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按照其成分和性能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⑴钨系高速钢:典型牌号18-4-1,美

6、M1,俄P18。⑵钨钼系高速钢:如6-5-4-2,美M2,目前应用普遍。⑶含钴高速钢:如W18Cr4VCo5,红硬性高。⑷超硬高速钢:典型牌号为W6Mo5Cr4V2Al。具有65~70HRC高硬度、高红硬性特点,成本比钴高速钢低。钨系和钨钼系称为通用型高速钢,而把其它类型称为特殊用途高速钢或高性能高速钢。4.3高速钢上左:直、锥柄加长麻花钻上右:整体硬质合金钻头铣刀、铰刀、复合刀具及非标准刀具下右:各种合金车刀对焊高速钢锥柄钻头高速钢45钢高速钢直柄麻花钻一、高速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C定比碳经验规律设计→最大二次硬化效应C%=0.033%W+0.063%Mo+0.20%V+0

7、.060%Cr→合金元素之间的相对控制法.必须解决成分-性能间数学模型,控制参数的数值范围.一般高速钢含C量0.7~1.3%(质量分数)作用规律C↑:↑硬度,但↓熔点,易过热;↑K量,↑不均匀性;↑AR→↑回火次数;↓σ和AKVV显著↑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细化晶粒,↓过热敏感性。以VC存在.WMo钨是钢获得红硬性的主要元素。M6C型K,回火时析出W2C;W↓↓热导率→钢导热性差钼和钨相似,1%Mo可取代1.5~2.0%WCrCr加热时全溶,保证钢淬透性,4%Cr。改善抗氧化能力、切削能力CoCo可显著提高钢的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