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

ID:40672499

大小:2.3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06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1页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2页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3页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4页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5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单项选择题1.(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A.盆地    B.断层    C.向斜    D.北斜【答案】D【解析】以“我国新近在冀东发现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这一社会热点为素材,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概念及其实践价值,即:地质构造与找油、找水的关系。储油构造一般是背斜,储水构造一般是向斜。正确选项是D。2.(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下列选项与图3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答案】A【解析】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火山、

2、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具体由风、流水、海浪、冰川、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造成。过程①主要表现为在冰川、风、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下,坚硬的岩石逐渐崩解为碎屑,属于物理风化过程;过程②主要表现为松散的碎屑物,变成沉积物,必然要经过搬运、沉积作用才能实现。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3.(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答案】A【解析】两个大陆板块碰撞

3、易形成褶皱山脉;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别主要为海岭;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为海沟;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主要是裂谷带。4.(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答案】C【解析】阿尔卑斯山脉为一褶皱山脉,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5.(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C【解析】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4、;盛行风是引起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分布的规律与风密切相关;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地壳活跃的板块边界处;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地质规律。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6.(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答案】D【解析】沉积岩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风化作用即成化石。7.(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石林   B.沙丘   C.

5、海蚀柱    D.V型谷【答案】B【解析】石林位于云贵高原,属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沙丘是风的堆积地貌;海蚀柱是海蚀地貌;V型谷是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8.该景观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答案】A 【解析】以景观图为情境,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读图可判知该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推知其形成受海水侵蚀

6、的影响较显著。9.(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人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答案】B【解析】水下沙坝是泥沙不断沉积形成的,是堆积作用的结果。10.(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答案】D【解析】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使泥沙沉积量减少,在海水侵蚀作用下,三角洲可能后退,故选择D。11.(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

7、理上海卷)下列关于陆地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  )A.环太平洋高山带大多是古生代形成的巨大褶皱山系B.巴西高原是以古陆块为基底类型的高原C.密西西比平原和东欧平原都属于冲积平原D.陆地上最高峰与最低洼地的海拔之差超过8848米【答案】BD【解析】12.(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答案】A【解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