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

ID:40700011

大小:3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_第1页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_第2页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_第3页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_第4页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形测量作图基本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形测量内业作图基本要求一.等高线要求1、等高线必须平滑,反应地形时不可出现间距不一致的情况。2、等高线不能交叉,当坡度较大时,间距小于0.25m时,首曲线可省略不表示。3、等高线遇到地物时,应表示到符号的边线。如4、一般情况下,等高线按比例的划分为0.5m,1.0m.,2.0m的等高距,可视实际情况地形因素而定。5、等高线线宽:首曲线0.15,计曲线0.3,间曲线0.15.6、等高线不可穿越面状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田等,必须断在地物边线上。如7、为使图面整洁,山上的土坎可不测不必表示,当遇到加

2、固土坎时,砍高必达到比例所需尺寸,砍长达到15.0m以上才需表示,等高线必断坎上,需注明砍上下高程,等高线连接需合理,还需反应此地的地形要求。8、等高线注记,根据地形情况,图上每100cm2面积内应有1~3个等高线注记。9、示坡线表示在谷地,山头上。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也应表示示坡线。二.高程点要求1、高程点必须均匀,当遇到明显地物时,需加上高程点,如道路的的交叉口,房屋的角落,水田砍的交叉口,地类线上。1、水田,湖,鱼塘需注明水面高,水面高注记时,需把高程前面的点除去,1:2000地形图水田

3、不需要水面高。2、山顶,山脊,山谷底一些明显变坡地方必须注明高程。3、高程注明时,不可出现点线矛盾的情况,如实地已表示砍高了,等高线值和高程值必须吻合。一.图面常遇的小问题解决方法1、一个地类图斑里面只能有一种地类符号,以实地最多的地类为准,斜坡和崖上面不需注明地类符号,因他们本省就是一种地类符号,符号要均匀分布,不可多,也不可太少。2、砍,路,河等都可表示地类线,因两种符号不要同时出现。3、地类里面需注明种类,如“梨”“橘”等,除非有特定的地类符号注明才不表示,如“竹”“茶”“草地”等。当遇到林

4、地时,除注明树种以外,高于八米得树种还需注明树高,不知名,不常见的树种用“栎”表示。一个图斑内只需要一组字表示。4、画农村道路,机耕道时。需画成等宽道路,路边砍与路间距为3mm,道路接头处需顺畅,棱角不要突出,当路面结构不同时,交叉口用地类分开,在图面上需注明线宽,材质,表示也有特定的方法。5、河流,沟需注明水流向,河流还需用水崖线表示水流位置,当斜坡和水田相接时,也需用水崖线表示。6、斜坡的表示方法从高差为0处开始,中间需注明砍下高程。1、图面应统一一个字体,一般常用宋体字。2、工矿用地,乱掘地

5、,采石场只需注明单独的一颗字,如“矿”“掘”“石”等。3、明显的独立地物要用特定的地物符号表示,当遇到单独的坟地时不用独立坟表示,独立坟是坟高达到3m以上,且能表示方向的地物。4、竹林,灌木林地一般不用独立灌木丛,独立竹林符号表示。5、1:500,1:1000测图时,房屋要注明材质,1:500还需注明楼层。两种材质如“砖木”“石木”“砖石”等结构出现时,以房屋下部结构为准。6、1:2000测图时,图内电线杆,电信杆可适当取舍,110kv以上的电线杆还需连上电线,其余表示方向即可。7、图面必须有控制

6、点,小面积至少两个两个控制点,可根据图面大小而定,大面积测图控制点至少两个级别以上。8、图面表示字体的大小也有具体的规定,详细参照具体的规范要求。9、“水池”“鱼塘”“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定,不可统一的用“水”“鱼”“塘”表示。10、村界权属线要表示清楚,权属线边线注明权属名称。11、图面看上去要清晰合理,线与线要交代清楚,路的走向地名要标注,小地名需准确无误。地形测量外业基本经验1:500的地形图外业   1.对于小于0.5m的一般地物可以合理取舍,四点房屋一般是打三个角点或是两点房屋长边和房宽

7、,多点房屋打点就要看能不能画出来,打几个关键的房角再用钢尺量边长。   2.对于陡坎形状变化的地方要打点,对于很直的陡坎要每隔15-20m打一点,而且在打点的地方要量取坎高,太高的陡坎无法量取则在坎下打点高程。   3.对于斜坡和陡坎相似,但是要在斜坡顶上和坡底各打上下两排点。注意区分陡坎和斜坡,陡坎是坎上和坎下的图面投影宽度小于2mm(即实际1m),反之图面投影大于2mm的要画为斜坡。   4.对于没有任何地物的大山,只需要打地形点,打点的时候可以多人配合:(1)对于平缓的山型在相差5-10m高

8、差的地方各安排一人,每人按照大致的等高线方向前进每隔10-20m打一个地形点,以这种方式可以扫地雷一样打完一面山。(2)对于较陡的一面山坡,可以在山顶打一圈,在坡脚和山腰也各打一圈,就能完工了。(3)对于比较复杂的山型,有山沟有鞍部的就不能够节省地形点了,再深的山沟要下,再难爬的地方要上,该打的点还是要打,要有足够的密度。(4)此外,还要注意在山脊处要在山脊线上打一点,要在山脊线的两边各打一点,对于无法确定山脊线位置的要多打几个点。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记住要在坡度变化的线上,我这里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