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

ID:40701856

大小:4.1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6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_第1页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_第2页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_第3页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_第4页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降低灾害风险常用的结构性措施与非结构性措施—以洪涝灾害为例自然地理谈晟荟陆禹成洪涝灾害定义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

2、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洪涝灾害的成因1、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2、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以长江洪灾形成的原因为例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b.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c.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

3、、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下降。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的概念按照构建灾害风险管理政策的视域,减灾方式一般被划分为结构性减灾与非结构性减灾,前者立足于强调结构脆弱性的工程技术视角,后者则源于强调社会脆弱性的社会科学视角。随着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强调社会脆弱性的社会科学减灾范式认为,灾害的发生与人类自身的社会发展有关,社会脆弱性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产生并不断被放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相应地愈发加剧。结构性减灾与非结构性减灾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

4、更注重减灾的“过程性”,即注重对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进行干预。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3.1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3.1.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防御荆江洪灾的直接手段,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人们已提出了很多方案,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1)在荆江两岸开设分洪、泄洪工程,如在平原上建高渠,分散过多的来洪量;(2)扩大并保持荆江两岸河湖洼地的蓄洪容积,削弱洪流量及其对荆江两岸大堤冲击;(3)适当加高加固荆江两岸的大堤,允许洪水位的小量上升,以加大行洪过程中的水面比降;(4)控制川江的来水,三峡水库将发挥重要作用

5、.三峡水库建成后,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使荆江地区的防洪能力,由目前防御10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100年一遇;加上配合临时分洪,可以避免荆江大堤溃口和保障武汉的安全.结构性措施参考文献:朱丽江,宁磊,张黎明.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2011,42(1):1-3.三峡大坝蓄水总库容是393亿立方米,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为总库容,即水位达到185.40米时的蓄水量。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立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为河道型水库,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长600多公里,均宽1100米。三峡

6、水库建成后防洪形式的变化参考文献陈进.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战略思考[J].水科学进展,2014,25(5):745-751.3.1.生态措施生态措施强调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综合协调,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生产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适应环境冲击的能力.结合过去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我们认为生态措施可包括如下几点:(1)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走适应型的生态农业道路是有效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根本途径.(2)由于荆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来沙量的增加导致荆江河床泥沙游淤,使得荆江洪

7、水水位逐年提高,因此,要扩大荆江的过洪断面,就迫切需要在上游地区严禁乱伐,扩大植林面积,延缓洪流形成过程,减少来沙量.3.2建立长江中游自然灾害的监控系统建立自然灾害的监控系统,及时、快速、准确地把灾情变化直接输送至决策、指挥部门,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是取得抗灾斗争胜利的保证.非结构性措施参考文献陈进.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战略思考[J].水科学进展,2014,25(5):745-751.遥感在洪涝灾害中的应用洪错灾害具有突发性,但又具有季节性、可防御性的特点,其危害又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依据其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

8、害,我们才能更加科学的做好洪游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洪漠灾害的卫生应急管理应从监测预警工作开始,一旦洪错灾害突发,本地区应急指挥部门应迅速指示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医学救援和防病工作。医疗救援人员到达灾区后,一方面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