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讲课稿

《兰亭集序》讲课稿

ID:40712970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兰亭集序》讲课稿_第1页
《兰亭集序》讲课稿_第2页
《兰亭集序》讲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讲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亭集序》王羲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一词多义、通假字等文言现象;(2)背诵全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优美的语

2、言2、点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重点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兰亭集序》中的重点字词、句式。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总结回顾。明确:1、通假字:悟、趣2、词类活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一词多义:修盛所以由二、分析课文1、诵读感知在开始讲解课文之前,让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问:刚才大家再次朗读了课文,请大家找出原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明确:乐、痛、悲2、分析“乐”的原因问:刚才大家读了全

3、文,现在,我们把眼光集中到课文头两段,一起来找找这里表示时间、季节的句子。明确:永和九年,暮春之初问:作者这里写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上节课我们解释了,修禊事,就是过上巳节,那作者在这里,跟谁一起过节?明确:群贤、少长问:在这样一个春天里,作者在郊游,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问:请同学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在春光美好的季节,与三五友人一起,饮酒作诗,作者的心情,必然是很开心的。现在我们来详细总结下,作者开心的原因。明确: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

4、湍,映带左右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问:我们再来一起朗读课文第三段。作者这里说“岂不痛哉”,那作者在痛什么?明确:a、生活背景: 东晋政治严酷社会动荡,首要任务是保命b、古人的两种不同生活态度: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喜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生命短暂,终究都要死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问:请大家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作者

5、为什么会发出“悲夫”的感慨?明确:a、对生命的体验,与古人一致 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b、士大夫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 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c、为后人感到悲伤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作者为古人、为时人、为后人而悲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王羲之,一起经历了由喜,到痛,再到悲的情感过程,王羲之的乐是对时事发出,在感受到节日的美好、景色的美妙后,作者转而联系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情感经历了一个转折,进入了痛。但是作者并不消极于此,而是联系古今,将瞬时的感慨,延展到历史中,发出了“悲”的感慨。作业

6、(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巩固课文背诵(2)针对王羲之的情感变化,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的生死观,写篇500到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