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

《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

ID:40713534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1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2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3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中的比》教学片断及反思背景与导读《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至50页的内容,教材安排了“图片的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三个生活情境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基于这些对教材的理解,我拟定了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2、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

2、出比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试教片断: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第48页图。师:据老师了解,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谁能告诉老师,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生纷纷举手回答。)师: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想)老师的业余爱好是设计图片,课前老师对一位小朋友的照片进行了设计,请看这里(出示课件),现在请同学们来当裁判员,仔细听,判断一下,哪些照片与A像?生1:照片B、D与A比较像。生2:照片C、E有的太长了,有的又太扁了。师:真是不好意思,老师毕竟是业

3、余爱好者,谁能公平的评判一下老师的图片设计的怎么样?生:老师设计的图片有的像,比如图片B、D,有的又不像,比如图片C、E。师:大家同意吗?(同意)谢谢同学们给老师这样公平的评价,大家仔细看,照片B、D与A比,大家都说很像,可是它们的什么变了?(大小变了),大小都变了,那为什么同学们还要说它们很像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同学们进行各种猜测。)师:刚才同学们猜到了这么多种原因,那么照片B、D与A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为了探究的方便,我把它们放在了格子纸上(出示课件),看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看书上的图,好了,下面小组内探究开始。师:研究

4、出结果了吗?有发现吗?看哪组能最先把结果告诉老师?(生汇报,师板书)4生1:(一张照片内长与宽的关系)。A:6÷4=1.5B:3÷2=1.5D:12÷8=1.5生2:(一张照片内宽与长的关系)A:4÷6=2/3B:2÷3=2/3D:8÷12=2/3师;刚才老师发现这几组的同学讨论的热火朝天,所以他们能有这样惊人的发现,这两种思路刚好是相反的,一组研究的是长是宽的几倍,另一组研究的是宽是长的几分之几,那么,谁能把刚才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吗?生:图片B、D是把它们的长和宽同时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所以它们就很像。师:那么刚才大

5、家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就有了这样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照片A、B、D它们的长都是宽的1.5倍,宽都是长的2/3,所以它们就非常像,否则就不像。也就是说,我们在放大或缩小照片的时候,只要考虑长和宽的倍数相等,或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个数也相等,那么这些照片就很像,否则就不像。这个规律你记住了吗?下面大家就用这个规律自己也来设计一张与A张照片很像的照片,在格子纸上设计,我们只需要设计照片的相框就可以了,中间的内容就不需要画了。(学生设计,同桌交流,汇报,全班个别展示。)反思:这一片断是我在执教《生活中的比》时的一次试教片断。在设计这一教学过程时,我想到数学教学活动就

6、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也希望课堂气氛更活跃,同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我设计了开课前的谈话及自己设计照片这些环节。没想到在试教之后,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所以我特别希望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多彩,生活氛围浓厚,于是也就有了一些“作秀”和一些看似“热闹”的场景。就开课前关于爱好的谈话这一环节来说,学生对谈业余爱好很感兴趣,对老师有什么业余爱好也挺感兴趣,所以在谈话时学生兴趣很高,但是在后来老师出示了照片后,学生情绪一下子就低落了,感到很失望,因为老师出示的是教材中的主题图,学生一看就感觉上当受

7、骗了。所以这一环节有些牵强附会,更有一些适得其反。其次是自己设计照片这一环节,当初的本意是想给学生多动脑、动手的机会,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但经过试教及后来对教材和课标的研读,觉得这一环节就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说意义并不大。教材运用这一主题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从中体会到比,理解比的意义。而运用规律设计照片这一动手操作的过程缺乏必要性。况且在六年级下册还专门安排了“图形的放缩”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习按一定的比对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同时“4开课前的谈话、学生设计照片、同桌交流、汇报、个别展示”这些意义不大的环节花费了不少时间,以致于到

8、后面讲到本课的重难点时时间又不够了,所以这是一次比较失败的试教。教学片断:师:(课件出示第4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