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ID:40717447

大小:52.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6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隋文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定都大兴(陕西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2.隋文帝的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确立三省六部制;②重视选拔人才,推行新的选官制度;③废除郡一级机构,裁判冗员;④修订法律,废除一些酷刑,继续推行均田制,减困赋税、徭役;⑤倡导节俭;⑥设置义仓,屯粮以备荒年之用。(2)隋文帝的影响:使隋朝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3.科举制的创制:(1)两汉时,推荐制是选官的重要方式。(2)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

2、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3)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4)隋炀帝正式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科举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相对公平和公开。科举制度前后延用了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4.大运河的开凿:605年(隋炀帝时)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3、流和政治联系的加强。5.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618年,隋炀帝在江都(扬州)被杀,隋朝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源就是唐高祖。2.“贞观之治”:(1)继位: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唐太宗、年号贞观)。(2)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唐太宗吸取历代王朝兴亡的深刻教训,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广开言路。(著名谏臣魏征“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采取的治国政策有: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4、等担任要职;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丝绢或麻布)替代劳役。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被拥戴为“天可汗”(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3)贞观年间,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的局面,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国号周。4.唐玄宗与“开元盛世”:(1)唐玄宗继位:712年,李隆基(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继位。(2)唐玄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采取的治国政策有:①任用贤能

5、,起用姚崇、宋璟担任宰相②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兴修水得,鼓励扩大耕地面积③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9④实行“宽仁”政策,废除酷刑苛法⑤倡导节俭。(3)开元盛世: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材料分析: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1)材料一:君指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吸取隋灭亡的教训。(2)材料二:以史为镜指吸取隋灭亡的教训;以人为镜就

6、是要虚心听取魏征等人的直言进谏。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1.经济繁荣:(1)农业:①新式农具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促进农业的发展;②粮食作物北方以粟和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③桑、茶等经济作物得到很大发展;(2)手工业:分工细致,部门众多,以丝织业和陶瓷业最为重要。2.开放的社会景象:(1)原因: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促使盛唐社会形成开放的局面。(2)表现:①长安是开放的国际大都会②比之前朝后代,盛唐妇女的地位相对要高一些。3.诗歌的繁荣:唐朝读书人都要吟诗写诗,诗歌创作的普及程度为历史上罕见。(1)孟浩然和王维是盛唐

7、山水诗人的代表。(2)高适和岑参、王之涣是边塞诗人的代表。(3)李白和杜甫诗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他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人称“诗仙”。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动乱的年代,“沉郁顿挫”,故称“诗史”,他被称为“诗圣”。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1)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2)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3)唐太宗嫁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蕃关系,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文成公主被

8、藏族人称为“阿姐甲莎”。2.遣唐使来华:①目的: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②代表人物:空海、阿倍仲麻吕。3.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