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ID:4071951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_第1页
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_第2页
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期热网循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一、课题背景:2007年公司三期热网系统投入运行,三期热网配备四台热网循环泵,热网循环泵为单级、双吸、水平中开离心泵;设计型号为KQSN450-M9673(T),电机容量为1600KW,额定电流183.4A。投运后,热网循环水泵一直存在如下问题:1、在出口门全开状态时,电机电流超过190A,超出额定电流,电机线圈温度达到120℃以上,频繁因为线圈温度高而倒换热网循环泵运行。为保证热网循环泵运行时不超过额定电流,只有节流出口门,致使节流损失过大,泵效率降低。2、热网循环水泵在出口门节流状态下运行,造成出口门长期受水流冲蚀损坏,在

2、热网循环泵需要解备检修时无法严密关闭。供热期过后,将#2、4热网循泵的叶轮进行了改造更换(由上海凯泉水泵厂免费提供了两个直径615mm叶轮),对#1、3热网循泵叶轮直径进行了车削改造(673mm615mm)。通过试验,改造后的热网循环泵完全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但#1、3热网循泵运行中自由端轴承温度升高至(60~70℃),并损坏轴承。二、课题目标:通过设备大修,查找设备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解决#1、3热网循泵运行中自由端轴承温度高,从而提高三期热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原因分析:一、安装时轴承与轴承压盖之间的轴向间隙调整不当,产生轴承发热,但不致于损坏轴承,

3、故不是轴承发热损坏的主要原因。二、三期热网循环水泵因设计与实际不匹配,经过厂家理论计算而将叶轮直径由673mm变为615mm,#2、4热网循泵叶轮为原厂免费提供,为了节约成本,杜绝浪费,将#1、3热网循泵叶轮直径上车床车削至615mm;因车床车削存在偏差,导致叶轮车削存在质量偏差,又因为转子质量存在偏差,转子在旋转时产生振动或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热网循环泵自由端径向轴承承受较大的轴向推力,致使轴承一侧受力,产生温度而升高,最终损坏轴承。四、处理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方案一供热期后解体#1、3热网循环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轴承上端盖紧力及自由端轴承压盖轴向间隙。方案二用铁

4、道轨制造一个简易的试验台,轨道工作面应保持水平,倾斜不大于0.05mm/m,两轨道间要水平,不平行度不大于2mm/m;加工一根长400mm的假轴,假轴与转子的配合不得松动,假轴的加工精度不得低于原轴的精度。转子放在轨道上时,动作要轻,轴的中心线要与轨道垂直;将车削的叶轮进行静平衡配重试验,首先找出叶轮不平衡方向,将放在静平衡台轨道上的转子,往复滚动数次,重的一点必然向下,如数次的结果均一致,即下方就是转子不平衡重量G的位置,然后在G的对称位置增加临时配重,重复上述工作每转动叶轮一周,在叶轮的不平衡点进行配重。直至配重试验合格。配重合格的标准是:经多次盘动转子,让其

5、自由停下,若每次停的位置都不同,则说明显著不平衡已经消除然后测量每一个配重点的重量。方案实施:2011年5月份,将#1、3热网循环泵进行解体检查,无发现异常;将叶轮安装在制作的假轴上,然后进行静态平衡试验,发现叶轮存在很大的质量不平衡,其中#1热网循环泵存在400g质量不平衡,最终去掉叶轮上的不平衡质量。五、效果分析:2011年11月14日热网系统投入#1、3热网循泵运行,将热网循泵自由端轴承温度进行对比,没做叶轮静态平衡前轴承温度为(60~70℃);做静平衡处理后#1、3热网循泵运行中自由端轴承温度(36~40℃);避免了运行中损坏轴承而解备热网循泵,提高了热网

6、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