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精备教案)

万年牢(精备教案)

ID:40721838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万年牢(精备教案)_第1页
万年牢(精备教案)_第2页
万年牢(精备教案)_第3页
万年牢(精备教案)_第4页
万年牢(精备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年牢(精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年牢【教材分析】:《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

2、、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父亲,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另一位父亲,让我们一起读读他的故事吧!齐读课题“6万年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检查词语(课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3、(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3、小组合作研讨。4、班内汇报交流。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

4、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这三处

5、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随文延伸,认识作者有了万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亲是这样教育新凤霞的,新凤霞做得怎样呢?师:这些资料,你想到了什么?新凤霞是我国评剧表演艺术家,她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之一。“文革”期间她被折磨致残,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但是她没有气馁以后转行

6、创作,从文盲起步,竟留下400万字的文学作品。五、思考拓展,升华主题你们谈得真好!同学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万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丢。让我们都来做“万年牢”!让我们以这样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吧!(屏显句子)生(齐读句子):1、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毛泽东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chǎng戚qì戚。——孔子  板书:万年牢做糖葫芦――万年牢做生意――万年牢  做人――万年牢【教学反思】《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

7、条理的表达方法。既是略读课文,就应在短时间内抓住课文的训练重点,在一节课内将学文明理、领会方法都训练到位,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万年牢”这条主线,通过文中三次出现的“万年牢”来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并以此贯穿全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探究和学习,继而发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我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围绕着“万年牢”这条主线,学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