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模块的接线图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

ID:40722127

大小:516.9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06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_第1页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_第2页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_第3页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_第4页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防模块的接线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消防模块接线方法和接线图松江消防设备利达消防设备现场编写逻辑关系及后期维护保养建议采取以下顺序编址: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输入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其次是探测器、模块等的接线方式。一、现场经常用到的几种探头1、LD10EN底座:用于LD3000EN/A、LD3300EN等探测器,采用二总线并联接线方式,TC+,TC-端子不分正负极。图1.12、LD2000E-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内部接线图(如图1.2所示):3、4脚是二总线端子,TC2、TC1无极性,1、2脚是一组无源常开接点,通过电压小于30V通过电

2、流100MA,5脚6脚是备用消防电话接口,配合电话手柄使用。如使用总线电话需要配合总线电话模块使用。图1.2 3、LD2001EN消火栓按钮内部接线图(如图1.3所示):3、4脚是二总线端子,TC2、TC1无极性,1、2脚是一组无源常开接点,接直接启泵线(图1.4),通过电压小于30V通过电流100MA,7脚是24V+,8脚是消防泵的反馈线。图1.3图1.4 4.、LD3101/B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内部接线示意图(如图1.5所示):TC+,TC-,24V+,24V-四个端子。3101/B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探头编码方式是将TC+与24V+短

3、接,TC-与24V-短接,用编码器的红色夹子夹在TC+上,黑色夹子夹在TC-上进行编码。图1.55、LD4400EN-1/2输入模块端子图与接线图示例(如图1.6、1.7所示):6脚5脚是二总线TC+,TC-原则上不分正负极,11脚12脚是一组无源长开点,8脚7脚是一组无源长开点。端子现场设备上需要加15K线路检测电阻。图1.6图1.76、LD6800EC-1输入/输出模块内部接线图(如图1.8所示):1脚24V+,2脚24V-必须分极性,5、6脚TC+、TC-,11、12脚现场反馈信号接入点,需要接82K线路检测电阻。9、10脚24V输

4、出,接5.1K线路检测电阻。图1.87、LD6800EC-2输入/输出模块内部接线图(如图1.9所示): 1脚24V+,2脚24V-必须分极性,5、6脚接入TC+、TC-,11、12脚和3、4脚分别为两组现场反馈信号接入点,需要接82K线路检测电阻。9、10脚和7、8脚为24V输出,接5.1K线路检测电阻。图1.9二、主机柜 主要针对的主机、手动盘、电话系统、广播系统、气体灭火盘、联动电源系统等。 1、主机类: LD128E(Q)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接线端子图:2.手动盘接线端子示意图:三、消防电话系统:1、总线消防电话系统 HY57

5、11B有总线接口和单路输出接口。总线接口可HY5716B总线电话分机和HY5714B总线电话插孔。单路输出可接入30部HY2712D多线电话分机和HY2714D多线电话插孔。2、多线消防电话系统: YJG30403、广播系统:GST-LD-8300输入模块与现场设备的接线:   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闭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串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开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并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  1、模块与具有常开无源触点的现场设备连接方法如图2-

6、30所示。模块输入设定参数设为常开检线。                                图2-302、模块与具有常闭无源触点的现场设备连接方法如图2-31所示,模块输入设定参数设为常闭检线。GST-LD-8301型输入/输出模块与现场设备的接线:   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开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并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模块输入端如果设置为“常闭检线”状态输入模块输入线末端(远离模块端)必须串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模块为有源输出时,G和NG、V+、NO应该短接,COM、S-有源输出端

7、应并联一个4.7kΩ的终端电阻,并串联一个IN4007二极管。   1、模块通过有源输出直接驱动一台排烟口或防火阀等(电动脱扣式)设备的接线示意图如图2-33(无源常开检线输入)、图2-34所示(无源常闭检线输入):              图2-33               图2- 34   2、模块无源输出触点控制设备的接线示意图如图2-35(无源常开检线输入)、图2-36所示(无源常闭检线输入):               图2-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